生物专业的我,如今是一名游戏开发英语方向_网易订阅
生物专业的我,现在是一名游戏开发
人到三十,在传统制造业摸爬滚打了近8年,我一直在寻求转变,没想到在今年2月竟有幸加入全球top5的游戏公司,成为了一名游戏开发。而这些都是曾经读生物专业的我所无法想象的。
(1)曾把一腔热血付与生物学
回想曾经,站在选专业的岔路口,生物老师的一句话征服了我:“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的源代码,人类知之甚少,每一小步对人类来说都是一大步。”于是,在老师的描绘下,我怀着满腔热情确定了我的目标:我要做一个生物学家,探索生命的密码。
2008年高考后,我被一所重本大学的生命科学专业录取。那时我想,未来我定要出国读研,义无反顾地一条道走到黑——直到我被无情的科研现实打脸。
大一下学期,我与同学设计的课题赢得了校外赞助竞标,如果顺利完成,课题成果不仅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发表,还能为赞助商所用。同专业的同学一般要到大三才开始做课题,我相当于提前步入了自己预设的轨道。但我的“马大哈”给课题制造了不少插曲,而实验室枯燥的工序、做不出结果又反复排查无果的绝望也让我倍感折磨。
大二上学期,我终于结束了课题,提前完成了毕业论文,同时我也认清了一个事实:我不是做科研的料。我仍然很喜爱生物,只是我知道,我的未来不再属于实验室了,出国也不再是必然的选择。我开始思考:余下两年大学时光,该何去何从?毕业后又该做什么呢?
大三大四那两年,我进入了各种爱好的全面拓展期。在专业课学习之外,我积极学英语、写小说、阅读,并且攒下了支教经历和青志与社团的运营经验。临毕业时,我收到了起点的签约合同,以及通过优秀实习换来的事业单位的橄榄枝。
父母对事业单位相对稳定的工作很满意,但我却不甘心一眼望得到头的
生活。这时我做了一个让他们猝不及防的决定,我去面试了一家美国五百强、主营制药保健的企业的管培生。
(2)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为之努力
管培生第一年需要轮岗,部门主管询问我轮岗后的工作意向,我明确回绝了实验室的方向,提及自己想往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可以理解为与供应商打交道的技术专家)方向上发展。
主管坦诚地说,SQE需要频繁出差,对资历和技术的要求非常严苛,放眼整个行业,也少有女生做这一行。但我并不死心,就像《疯狂动物城》中Judy被打倒后爬起来时说的那句话“Well, he was right about one thing: I don’t know when to quit.”
管培生的身份为我提供了许多便利,两年的时间里,在市场向,我完成了ITM(Idea to Market)所需的技能及知识培训,在技术向,我通过了GMP、ISO9001、ISO22000等认证培训。多个关键部门的轮岗,让我对一家成熟公司运营的商业模式和基础框架有了清晰的轮廓。
为了把本职工作做到“专业”,我尽可能地多看多问。每逢设备检修,我都会蹲在车间里拿着一个个拆解部件,向同事了解产品工艺难点,设备运作原理,配套系统原理……经常一聊就是一天。两年后,我已做好了成为一名SQE的准备。这时我也迎来了第一次晋升的机会。
同组主管离职,部门经理推荐我接替他的职位,并说公司里很少有人毕业两年就有机会带领团队。但我却拒绝了,因为我知道SQE小组最近有人离职,想为自己争取一下,即使两位部门经理苦口婆心地劝我,即使不能负责生物向的龙头产品,我还是坚决地申请了一心向往的SQE岗位。
出差的航旅痕迹
第一年我协助上市了70多个ODM产品,管理100多家供应商,闯遍大江南北,为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见识了各行各业的头部、腰部和尾部,知晓它们的代工集散地……一年当中,有40%的时间我都在出差,但对我来说,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再辛苦的过程都是一种享受。
五年后,走进百货商店随手拿起一类产品,我几乎都能随口说出它的成本分析和工艺难点,我戏称之为“博物学”。
我写的科普贴:《从制程工艺认识好咖啡》
但此时我也陷入了新的困境。我在各个行业“走马观花”,什么都会,却算不上专家。“一个人的就业时间有限,什么都干,ta一定不专业。”——这就是当时招聘市场对我的刻板印象。
招聘市场为我规划了技术专家的路线,而此时的我经多年ODM项目的洗礼,不仅具备了资源整合、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的各项能力,还培养出较为敏锐的市场触觉,能够确定新产品的开发定位及研究方向,所以我对市场相关的工作跃跃欲试。
我开始尝试内部转岗,但在公司市场部门看来,这就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就像Judy被嘲笑的警察梦——”Bunny cop. That’s the stupidest thing I ever heard.”而这时在部门内,我再一次获得了晋升机会,并且可以负责生物向的龙头产品。
思虑再三,我拒绝了部门内的晋升,但内部转岗最终也不了了之,于是我把目光转移到了外部,在去年9月,以供应链加成技术的背景跳槽到一家新锐的电商宠物品牌,并且争取到了产品负责人的机会,成功转型为市场人。
(3)追寻自己的心意,投身游戏行业
今年2月,我面临了新的抉择苦恼,被我先生称之为“幸福的烦恼”。我的前东家抛来橄榄枝,向我提供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岗位。同时,现公司属意让我带领整个部门。
最不得了的是,有猎头为我争取到了全球top5游戏公司的面试机会,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最终斩获了游戏开发项目管理的offer!游戏只是穿插于我成长路上的爱好,我从没幻想过有一天能从创作者的角度看一眼游戏!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且充满可能性的机会,此时我已不再是20出头的小女生,不得不再三对比所有可能的结果。但我也深知如若放弃,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还有什么比错失良机追悔莫及更严重呢?所以我做出了迈出舒适区的选择,与传统制造业彻底道别。
为了能快速适应新工作,我一边了解行业资讯和发展,一边学习新的技术、工具、软件……工作上需要对接国外游戏制作团队,我的英文积累派上了用场;而在做项目管理时,过往的全生命周期开发经验和供应商管理经验也多有助益。
现如今,我与《白蛇缘起》《绝地求生》《使命召唤》等优秀影视和3A游戏的制作团队并肩战斗,开辟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待年老,也算可以在娃面前挺直腰杆了:哼,你娘亲可是参与过游戏开发的人呐!
我与扇贝的11年
不知不觉,我与扇贝的缘分已有11个年头。
2010年,我正在读大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搜索“便利有效的背单词方式”时,看到了17bdc(一起背单词),它是扇贝的前身。那年5月22日,我加入了17bdc,在校园网络极不稳定的年代,依然在碎片时间陆陆续续打卡到毕业。
2019年,我加入了“再次出发的30岁”小组,遇到了一堆可爱的灵魂,它当属我人生中最好的礼物之一。
在小组里我认识了洋阳,她永远乐观上进,学一样就会一样。又如自律得可怕的Grit,初识以为他只是技术宅,后来发现他博览群书,什么冷门的书他好像都看过,还能将自己的感悟说得头头是道。还有精通多门语言的Yolanda,不断鞭策我上进的同桌冬冬……我化作一滴水珠,融入这大浪之中,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汇聚到一起。与他们在一起,见贤思齐。
《简·爱》阅读笔记
我学英语一直追求“不在多而在精”,所谓“千里望山不嫌远,日进一步亦欣然”。我喜欢读扇贝阅读上带音频的英文书,比如最近正在看的《疯狂动物城》同名电影小说Zootopia。
Zootopia
每天通勤路上的40分钟,我会反复听其中的一篇文章,采用影子跟读法,边听边模仿音频的语气、语速和情感。下班回家后再继续精读这篇文章,分析作者的写作方式,学习地道表达,还会思考同样一句话自己会如何去写。最后再朗读全文、录音,并且整理出一篇读书笔记和小组的同学分享。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单词、听力、阅读、口语都得
到了练习。
我在小组主持的栏目:“与喵喵共读一本原版书”
这11年里,我曾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断卡,囤下来的打卡天数只有1700+。然而无论离开了多久,最后还是会回到这里。
送给最好的自己
如同千千万万成长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我的人生也曾面临无数次抉择的分岔口。回首过往,虽有不少遗憾,但我依旧心存感激。
小到学英语的方式,大到每一次工作变动,都是我遵从本心的选择,命运的钥匙终究握在自己的手中。每一个不起眼的经历,似乎都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馈赠,惜之,终将成为下一个机会的敲门砖。
如果问促成这些选择成功的秘方,我想,应该是热爱——热爱当占据我生命的全部。如此,每一步,我都会全力以赴,过去是这样,撇开对技术岗的刻板印象,敢想敢学,现在是这样,敢于冒险踏出跨行跨界这一步,未来亦然。
亲爱的你,祝你也能遇见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