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为什么学英语15年不如美国四岁小孩
style=”position: absolute; width:0; height:0; overflow:hidden; left: -9999px; top: -9999px;”>
英语启蒙:为什么学英语15年不如美国四岁小孩?
考拉漫读
研究表明,在以英文为母语者中,4岁孩子的词汇量已达5,000词。中国高考英语考纲的词汇量是3500词,由此看来,我们18岁的高三学生,不但英语听说能力远逊于英美四岁的孩子,就连词汇量也差一大截。
从智慧和社会经验角度来看,我们的中学生无论如何是碾压英美四岁小屁孩的,所以,学英语与智慧和社会经验无关。
今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来揭开这个谜团。
<b style=""><font color="#010101">01 ?“十聋九哑”现象
</font></b>
自古以来,就有?“十聋九哑”之说。这些能发音,但不会说话的人,他们的舌、喉以及声带等发音器官一般是正常的。但实际上很多英语学习者不是“哑巴英语”,而是“聋哑英语”。既听不懂,也说不出。
由于他们早期丧失了听力,不能听见别人说话,因而不能学说话,此外,他们也听不见自己的发音,因而不能校正,只能发啊啊啊的声音。
这一现象表明,听是说的基础。学英语也是如此,没有听的输入,就不会有说的输出。<u><font
color="#ff8a00">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听说训练没有受到重视,导致几代人的英语,学到最后都是”聋哑英语“,学了十几年英语,既听不懂,也说不出。</font></u>
人们往往将孩子的“聋哑英语”问题归咎于学校教育,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些英语启蒙“关键期”理论的父母,就应该明白,学龄前的儿童,是学语言,特别是听说训练的关键期,错过了这个阶段,就错过了学语言的敏感期,尤其是辨音能力。
我们知道,日本成年人发不出 R 音,就用 L来代替,但是,日本的儿童经过训练,是可以辨别这两个音的。当时,因为父母一直用用L代替R,这样孩子就缺乏听的正确输入,导致日本孩子最终无法说出R的发音。
<b>
02 输入的量</b>
?学好英语的一个诀窍,就是大量的输入。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18岁的中学生,无论如何,英语输入的量要比一个英美四岁儿童大许多吧?其实不然。就以听的输入为例,小孩子学母语是全天浸泡在听的环境中的,每天以10个小时计算,一年就是3650个小时,四年就有14600小时,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万小时天才训练理论”所要求的输入时间。
当然仅仅有一万小时的输入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精深训练。小孩在学母语的时候,父母是通过TPR的方式,将日常生活口语反复使用,孩子才有了熟练掌握的基础。
所以说,精深训练%20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这也包括我们常说的有效输入,或叫可理解性输入。由于许多父母不太懂英语启蒙教育,虽然知道听力输入的重要性,但是每天给孩子听的材料远远超出了孩子的理解水平,
是在给孩子“灌”耳音,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噪音,是无效输入。
因此,我们在学英语的时候,无论是听力输入的时间,还是精深训练的量,都无法与母语是英语的四岁儿童相比,听力水平不如小孩子也是正常的了。
<b>03 输出的量</b>
?听不懂,自然说不出,这个比较好理解。幼儿语言的输出,是从一岁半开始,到四岁左右基本可以熟练掌握说话这一技能。
每天输出就以五小时来计算,两年半也有4565个小时,对于学一门语言来说,这是非常可观的输出量。有些孩子上过线上的一对一外教课,一年才100
多个小时,口语就有了明显的提升。
想象一下,如果是4000多个小时,那也一定能够达到母语为英语的四岁孩子的口语水平。只不过一般家庭无法承担这么长时间的外教课时费。
没有机会和外教交流,父母也不会说英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的英语输出量几乎是零。
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孩子的英语输出问题。以前我介绍过一些英语口语训练方法。例如:TPR教学法,一分钟演讲,自言自语,影子训练法。其中每一个方法,只要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训练,都能收到惊人的效果。
所以说,父母要学一些方法,给孩子创造输出的机会,提高英语的输出量。
<b>04 目的不同</b>
最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学语言的目的问题。
英美小孩学英语的目的是生活需要,如果学不会,就无法听懂父母说的话,也就无法和父母交流,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当然就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英语口语一般都会有质的飞跃,除了语言环境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也是生活的需要,否则无法上课,也无法融入到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
中国孩子学英语的目的是考试需要。绝大多数地区的中高考是不考听力和口语的,或者是听力只作为参考分,不计入总分。所以,只要会做题,就可以拿高分。整个中学的英语教学都必须围绕高考这一指挥棒转,没有听说考试,听说教学自然不会受到重视。<br></h3>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