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不再是问题,如果你背完这90句常用…来自四川校园事儿…(英语口语一般问什么问题)

英语口语不再是问题,如果你背完这90句常用…来自四川校园事儿…(英语口语一般问什么问题)


??前几天已经发了关于语文和数学课改的新课标解读,后台有很多朋友私信我说“学到了”,看到自己的一些思考能给大家一些教育的启发,真的很有动力呀~

?

★ 数学新课改“新”在哪?家长一定要知道这几点

★ 十年一遇的新课改,语文怎么改,我一文说清楚?

今天加更是想跟大家详细讲讲“三大主科”中的最后一科——英语。

?

最近网上一直有很多关于“英语课时变少了、变难了、更费妈了”的声音,我看到的第一时间,是先在脑海里打了个问号:真的是这样吗?

?

于是我又去挖出2011年的课标文件,结合了英语课标研制组的程晓堂教授的新课标解读讲座,给大家细细梳理一下,英语课改,改了什么,注重什么,家长能够帮孩子做些什么。

?

?

程教授的讲座资源和英语课改文件我也给大家找好了,大家可以先“点赞”+“转发”今天的文章,在私信我发送关键词“英语讲座”就可以获取视频了。?

?

话不多说,我们先来讲讲新课标解读中的“误区”。

?

?

误区一:课程占比减少了

?

新课标一出来,有一张图在朋友圈传得非常火,那就是在新课标中,英语课时的占比只有6-8%,与道德法治并列,在所有学科中排名倒数第三。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英语的课时占比减少了,地位也被大大降低了。

?

?

为了搞清楚课改中英语课时的真正变化,我找到了200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里面找到了答案。

?

?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21年前,英语的课时占比就已经是6%-8%,而今年的新课标也并没有改动这个占比。关于英语课时在所有学科中排倒数的说法,其实也能在表里找到原因。

?

新课标里提出,开设英语的年级应从三年级起,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一二年级开设,但也只能开设听说课。而体育、道德法治这些科目,从孩子一年级就开设了。所以英语课时占比低,其实是开设年段比较靠后的原因。

?

?

之前一直有声音在说,建议取消“英语主科的学习地位”。而这次新课标的改革,确定了未来十年英语还会健在。

?

误区二:词汇量大幅增加了

?

另一个让家长们纷纷感到“心累”的点就是,“旧课标中,要求孩子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从1500飙到了2000个”这一说法。

?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对比了新旧两份课标后,又发现了真相。

?

2011年版的课标对孩子的词汇量要求是:“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

?

而2022年版的课标,对词汇量的要求是:“学习并使用约1600个单词进行交流和表达,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学习相关主题范围内100-300个单词。”

?

?

也就是说,从小学到初中这九年,课标要求掌握的核心词汇最后依然是1600个左右。那为什么会出现“2000个词”的说法呢?这其实是新课标中,对学有余力的孩子的额外词汇量要求。

?

?

也就是说,新课标的2000词汇量,其实是给教育资源和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孩子的一个学习建议,而不是强制要求。需要记多少单词,最后还是要看孩子的具体能力,而且多出来的200个词,放到义务教育的九年里,其实并不多,所以朋友们不用太过焦虑。

?

误区三:阅读难度变大了

?

最后一个被大家热议的变动,就是“新课标里英语阅读量太庞大了,阅读深度要求太高了”。

附上了一张新课标中,“要求阅读量达15万词,新增三个阅读技能”的截图。

?

?

我对比了2011年的旧课标,发现15万词的阅读量其实是一直存在的。

?

?

也就是说,阅读量并没有变得更多。那么阅读要求有没有变多呢?有,但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新课标中增加的要求,其实是对旧课标的补充和完善。

?

换而言之,就算新课改没有提出这些要求,孩子也同样需要学习怎么理解文章、语句中的逻辑;也要学会听懂英语口语中的停顿有什么含义。因为融入英语语境,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

?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到英语阅读内容的转变,确实会减少生硬的“填鸭式”练习,所以孩子将会需要拥有比较好的视听说能力,来面对形式更灵活的课堂和考试,具体怎么做我会在后面详细给大家讲。

?

讲完我们不要跳进的误区,现在就来和大家聊聊英语课改中,真正需要我们关注的几个点,让大家能够心中有数,知道孩子学好英语需要有哪些能力,以及我们家长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

?

关注点一:新增核心素养

?

和语文数学一样,英语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到了孩子学习英语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

?

这和语文的核心素养看上去有些相似,但如果再细化一点,就能看到很明确的培养目标:

?

语言能力:能够通过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英语,认识到英语和汉语的异同点。

文化意识: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思维品质:学会从多个角度看世界,用英语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能力:对英语保持兴趣,主动参与英语的学习。学会倾听,乐于交流。

?

可以看到,如果语文的核心素养是让孩子学会表达,拥有一个华夏民族的内心,那么英语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孩子学会“开眼看世界”,拓展自己的格局。

?

新课标中的内容,也是围绕着这四个核心素养而制定的,大方向上依然是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大主题没有变。

?

?

关注点二:分级体系变化

?

第二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点,就是分级体系的改变。2011年旧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内容分为了五个等级。而新课标将课程内容减少为三级,而且每一级后面都有一个“+”号级别。

?

?

从五级降为三级,这就意味着每一级台阶的坡度会更大。而且每一个级别后面的“+号”,就是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提供的级别。

?

这也是被讨论得比较多的一点,但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新课标中的一级代表着3-4年级,二级代表着5-6年级。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新旧课标的课程梯度其实没有区别。

?

而在三级(7-9年级)的阶段,新课标也给出了比较细化的要求,所以也不用太担心孩子在学习中会遇到超纲和偏难的内容。

?

?

关注点三:课程内容转变

?

刚刚跟大家讲到,新课标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也就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将会是英语课程内容的核心。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这两个素养。为什么呢?

?

程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真正”的语言能力。

?

他拿了一道很常见的听力题来举例:请选出听到的句子中出现过的单词。

?

?

做对了这道题,并不代表孩子有语言能力;而做错了这道题,也不能证明孩子没有语言能力。“因为没有人会在日常对话中追着一个单词来听,所以这道题并没有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景”,程教授这样解释道。这就是以往填鸭式的题目的不足之处:不用完全知道题目说什么,听到“关键词”就能做对了。

?

那什么才算“真实情景”呢?程教授又举了一个例子:

?

?

给出一幅图,图中的每个人都在做不同的事情,要孩子在听录音的过程中理清图片上的人的名字。这种现实中会出现的情境,才是考验孩子“真正”语言能力的题目。

?

程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真实的课堂”。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内容一般都是围绕着书本来进行。而“真实的课堂”,更多的是发生在生活的情境中的,让孩子运用英语来沟通并且表达自己的想法。

?

比如,用英文来作自我介绍,用英文来分享今天发生的事情,让每个孩子拥有自己的英文名,英语小组,这些都是在创造一个英文沟通的真实情境,鼓励孩子进行有意义的真实交流,让英语课程拥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当然,英语情境不只局限在课堂,在家里也能够创造,我在之前就分享过如何在家里也能营造出好玩的英语情境,让孩子逐渐学会用英语表达自我,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点下面的蓝字回看 ↓

?

★ 孩子双语启蒙中,忽视了这点你会错过一个亿?

?

除了真实的语言能力,程教授还提出了英语学习中“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

他又举了一个例子,老师在课上问孩子: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你喜欢什么动物?)

孩子答:i like pandas.(我喜欢大熊猫。)

老师又问:why?(为什么?)

孩子答:because they’re white and black.

(因为它是黑色和白色的。)

?

?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回答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呢?程教授又补充,孩子之所以会这么回答,是因为老师在之前讲过一个例句:

?

i like rabbit,because they’re white.

(我喜欢兔子,因为它是白色的。)

?

而孩子之所以会用颜色来作为喜欢大熊猫的理由,不是因为他有多喜欢黑白色,而是因为课堂上的“例句”就是这么表述的。这种缺乏思维含量的互动,是不会让孩子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的,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说、去写。

?

程教授因此提出,孩子的英语表达,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我们不仅仅要孩子开口去讲英语,还要培养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条理地把一件事讲清楚。

?

?

这其实不只是英语一科需要做到的,凡是需要表达的学科,都需要这种“思维品质”。所以我们家长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试着把一件事情的脉络给梳理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之前也发过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

★ 听我劝,多花时间跟孩子扯闲篇儿,准能让孩子学习早开窍?

?

关注点四:强调语篇内容

?

新课标中,还强调并丰富了语篇教学这个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呈现对话、记叙文、说明文等形式,让孩子知道不同的文体要怎么看,讲的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

?

也用程教授的话来说,“语篇就是孩子学习英语的载体,他们看的对话、故事、唱的歌,都属于语篇的一类。”所以,让孩子“广泛性阅读”,提高思辨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

?

我截出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语篇类型,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选择合适的、不同体裁的内容去阅读。

?

?

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还强调了孩子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而可以是更丰富的材料,比如英语绘本、短剧、时文等等。学习并掌握不同种类的语篇,是英语课程中的重点之一。

?

?

关注点五:考试内容改动

?

最后就是朋友们都很关心的考试内容了,这次的改动主要有四点,我来给大家逐个讲。

?

1.?开放题增多

?

课标中明确提到,“要积极采用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体现能力与情感态度水平的试题,避免采用机械记忆类试题。”同时还会提高开放题的比例。

?

?

也就是说,以后的试题会更侧重孩子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死板地把答案和范文套上去就能拿高分了。

?

2.?增加口语考试

?

“哑巴英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课改已经明确了要考口语,并且已经给出了例题。

?

?

这要求孩子不止于会简单地读单词、句子、文章,还会更注重口语的情景式教学,让孩子能够在多种生活场景下熟练地运用口语。所以让孩子多开口读英语,真的很有必要。

?

除了口语,听力部分也会越来越重要,“听说读写看”缺一不可。细心的朋友应该也能发现,其实新课标中一直都有提到要让孩子每周都有30分钟以上的视听活动,其实就是在为孩子的听读写考试打基础。

?

?

3.?重视表达能力

?

过去的英语写作/口语考试,只要背熟了某个话题的范文,基本上就可以在考试中套用了。

?

但在新课标中,对孩子表达能力的考察形式和话题会更加灵活多变。比如在5-6年级中,要求孩子会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

?

在三级的“+”要求里,更是要求“恰当质疑语篇当中的内容、观点,解释不合理之处”。

?

?

所以新课标的英语写作/口语不再是模式化的,而是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较流畅的表达能力,说或写出自己的独特思想与观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

4.?重视传统文化

?

新课标的命题规划中,强调了“价值取向”这个点,主要会以作文的形式,让孩子向世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也给出了例题。

?

?

这个改动,其实宗旨就是四个字:文化自信。课标中反复强调“育人”这个概念,具体要怎么育?答案就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可以带孩子多看有趣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纪录片、绘本、杂志,让他积累足够的文化常识,如果碰上了介绍传统文化的作文题,也能做到言之有物。

?

?

写在最后

?

终于和大家聊完了“小学三巨头”的最后一科,英语的新旧课标文件一共有快四百页,内容很多很杂,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没有变得多难,只是不能再靠“死记硬背”拿高分了。灵活的“逻辑思维”,丰富的“阅读积累”,流畅的“口语表达”,才是孩子在英语这门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

?

讲座的最后,有一个提问是这样的:新课标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并不低,这是不是和“双减”有冲突呢?

?

程教授的回答让我印象很深,他说其实两者并不冲突。“双减”是减轻负担,但并不等于降低要求。义务教育过去的问题是,“课堂没学好,课后加作业,校内没学好,校外去补习”。

?

究其根源,是以前的课程效率太低,没有让学生真正把知识学进脑,灵活运用。而这次的新课标,其实就是在改变以往低效、死板的教学方式,所以从效果上看,新课标也是在给孩子减轻课后的作业负担和校外的学习负担。

?

听完程教授的这番话,我对新课改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所以在这里分享给你们。

?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放平心,坚定陪伴孩子学习的方向。新课改不是“洪水猛兽”,它的目的,永远都是让孩子能够摆脱应试做题的束缚,用脑海中的知识造成一艘小船,载着他乘风破浪。

?

?

最后,想听程教授的讲座和下载英语课改文件的朋友,可以先“点赞”+“转发”今天的文章,在私信我发送关键词“英语讲座”就可以获取资源了。

?????

acad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