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教科室主任朱善萍构建双轨国际化课程体系

南外教科室主任朱善萍构建双轨国际化课程体系

【编者按】10月29日,2015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外国语学校及外语特色校校长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80多家全日制学校的校长赴京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在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教育部基础二司乔玉全处长,北外校长助理、外研社社长蔡剑峰,剑桥大学出版社首席执行官peter phillips莅临开幕式现场并发表致辞。全基中心陈琳理事长、北外招生办许晔主任,分别做了大会相关主旨发言。此次论坛为期两天,涉及外语教育及外语学校发展等多项内容的探讨。

南京外国语学校教科室主任朱善萍:构建双轨国际化课程体系

第一个我想讲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处于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连接,所以我们把它叫internet big data era,在这个时代“连接”到处发生,我们怎么能不国际化呢?第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高科技时代,高科技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每天都要与时俱进,否则,不进则退你就会落后。第三,中国的人口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跟世界上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人口密度很高,但我们的资源和社会资源却很匮乏,这样我们必须要寻找新的出口,无论是我们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习总书记去欧洲、南美和非洲,都是在开拓资源,同样,教育也要走向国际。我们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约14亿人,而我们的教育资源又不足够的情况下就必须寻找发展的出口,所以教育的国际化就举足轻重。

同样,今天的全球化社会,外语成为一种必需,因为到处都是英语,英语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工具,必须拥有的桥梁,所以外研社以及其他外语出版社的作用将会更伟大,外国语大学所起的作用也会更大。我们面临的是国际交往的频繁,正像昨天有一位专家提到的,一带一路涉及60多个国家,我们需要如此多的通外语的高素质人才,乃至多语种的外语高素质人才,但这方面我们还是人才匮乏的。我们需要高素质的政治、外交、商务、金融、军事、科学人才。从今年的股灾大家就会发现我们国家是缺乏既懂外语也懂商务和金融的人才的,所以在国际舞台上就会吃亏。北外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双学位+辅修的复合型外语加专业课程,它既提供外语的课程,也提供经济、商务、外交、法律方面的课程,这为我们国家高素质的外交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接着我要说的是国门的开放和国际交流,开放,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国际化教育成为必要,也使得高素质、多语种国际化人才“一条龙”培养更加重要。

另一方面,国家发展与人才观念的更新也是非常重要的,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国际交流给人们的人才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正如我们一个学生家长所说,我们父母这一代完成了城市化的使命,他从乡村进入到南京、北京,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完成国际化的使命,所以他把他的孩子送到了美国去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一代代人的发展,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完成国际化的使命,而我们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化学校就背负着伟大的使命。

第二是我们有关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我们在教育的时候有时候忘记了学生拥有什么样的本质,同样我们在做国际化的时候,教育国际化或者是在做国际教育的时候都不要忘了学生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然后他才能更好地为这个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他自己的家庭服务。

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潜能。美国的安东尼·罗宾曾经指出,一个人如果能把他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他能读12个博士学位,学习40种语言,今天我们的孩子只学一两种语言,其实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要使人合理、熟练、高尚地履行这种职责。“合理”是要贴近社会和孩子本人的需要,“熟练”地完成自己的责任,“高尚”是指品德高尚,我们教孩子既要让他成人也要成材,成人比成材更重要。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法》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理念,《义务教育法》提出,教育教学工作应符合教育规律,这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时候我们会拔苗助长,有时候又太慢了,所以我们要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结合在我们的教育当中,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法》早就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这三点和国际课程所要求的正好是吻合的,它要求独立思考、创新、实践能力,也需要孩子独立发展,这一点中国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思想其实大部分一直都是融合的。

“山沟沟里面的孩子也要学外语”,这是我前两年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观点。人们有时候把“国际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出国读书”,其实我们更重要的是本土教育的国际化衔接,因为我们国家一年最多也就是90万学生出国,可是更大部分的学生是在本国就读升学的,在数量和质量上,本土教育国际化显得比出国教育重要,因为我们的数量和规模更大,会影响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拍样。山沟沟里面的孩子也要学外语,这次中西部地区也来了一些外国语学校和外国语特色学校,昨天陈琳教授也提到了新疆西藏地区的外语教育,不管什么地区的孩子,他们都有共同的梦想,要使自己的家乡更加富裕,他们都同样要改变祖国和世界。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在我们学校的晨会上,虽然他也擅长于物理的,说我在未来拥有改变世界的梦想,今天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杰出的大学的人才,相信他未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才的,因为他的梦想在支撑着他前行。

另一方面,昨天张连仲教授讲到了“思维品质”的问题。美国的人生发展心理学家卢格认为,人的教育和发展不仅包括孩子的“认知”和“情感”,还要包括“社会”和孩子“生理”的发展。大家可以想一想,今天的教育里面忽视得比较多的正是后面两个方面,因为情感教育在前几年中央教科院的朱小蔓博士(音)曾经倡导了情感教学,后来我们国家很重视,很多论文像雨后春笋一样地涌现出来,但社会和生理是被忽视的,课堂的内容和国际国内以及当地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还有生理方面,孩子们从早到晚要上九节课,晚上还有三个小时的自习,身体状况怎么能好,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昨天张教授也提到了心智的方面。我们将心智分为八个方面,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分类、具体、想象、创造,这无论全国的高考试卷和本地的试卷都有体现。至于“想象和创造”,我们中国有一个著名的作文题目叫《如果记忆可以移植》,这就叫想象和创造,如果我们把这样的题目糅进平时的课堂教育教学,我们的教育会变得更加有实效。清华大学有一道面试题,“如果孔子和老子打架,你会帮谁?”实际上考的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糅进思维品质和心智操作能力的发

展。

基于这方面的理论我们有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等,如果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课堂,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加科学和有效。

下面我讲的是“过程资质”的培养,有时候我们说孩子像“有思想的橡皮泥”,我们是可以“捏”的。我们有一个学生在第一次演讲的时候就说,我的梦想是希望成为中国的国家主席,后来我们在班上就叫他chairman,今天这个孩子已经进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他本来可以去新加坡去,我留他下来,因为我觉得他可以做公务员,做外交官,他仪表堂堂,出路肯定会很好,而且我们国家也需要更多的栋梁人才。这个孩子从喜欢理科到现在成为了“北外卓越计划”的成员,是过程与资质的渐变,所以我们的孩子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还是高中,我们就要相信他们是可变的。

同样,我们要学会“计划”,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费。比如说高中课程,现在很多孩子要出国,有时候在高三会忙得手忙脚乱的,但如果规划一下,高一就把英语托福和sat的词汇解决掉,高一的时候把托福考了,高二考sat ii和i,出国计划就不会乱。所以计划非常重要。

前天我听了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郝校长说, 我就讲一句话,必须高考,高考是底线。我同意她的观点,如果一个孩子在中国都不能高考,到国外去又如何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呢?所以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首先体现是他能参加国内的高考,这是底线,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无限制地个性化地发展,因为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是孩子的“学风”,在“准确性、自主性、能动性”三方面我们要予以帮助,一个人如果不想求完美不想秋准确就做不好事情,一个人不想当将军就不能当将军,他自己想当科学家和将军了就会自己发展,所以真正的好老师、好校长都是“忽悠”学生去学的,而不是替代学生去学。

同时还有“定势态度“,一个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对主体和客观世界的理解就不可能走得很远、很高,大家知道我们上海某个大学的研究生把同学杀了的事情,也知道马加爵的事情,这些孩子原来不优秀吗?本来是优秀的,可是“德”不够好。主体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一旦处理得不好,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就会走上偏道,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方面孩子们还要有健康的体魄,今天来的都是校长和主任,我也呼吁一下我们的校长和主任们不要仅仅关心升学率,还要关心孩子的相貌、体格、健康状况、睡眠、饮食和饮用水等等。今天大家可以看到外研社很体贴,每个人面前都放了一瓶水,虽然这是很小的事情,但这是“关注生命”的表现。

第三,南外的培养理念。

根据我们前面的背景和对教育的理解,我们确立了我们的培养理念是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十多年前我们董校长、邹校长请来了南京很多大学的校长和专家,同时我们也请来了省教科院的领导和专家,讨论了整整一个星期探索出了这样的培养目标—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

围绕这样一个培养理念和目标,我们首先就是构建双轨的国际化教育教学体系。

国际班是我们学校的小小的一块,我们有几百人的国际课程班,当时办这个班的主要原因是有这样的需要,我们初中升高中是700多人变成了400多人,也就是只有70%的人直接升到本部的高中,剩下的学生爱南外,不愿意脱下南外的校服, 校长就决定开设国际课程班。

中加国际高中是拿双文凭的,我后面还有国内和国际课程的比较,这里就不再细讲,孩子们大部分不仅仅去了加拿大,也有的去了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剑桥国际高中,昨天夏谷鸣校长讲到了igcse课程,我们是高一学制一年的基础课程和高二和高三两年的核心课程。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屏幕上红字的部分,它的教育宗旨是终身教育,它倡导国际主义,这不就是我们国际化所需要达到的吗?像白求恩大夫那样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还有酷爱探究,知识渊博,有人道主义精神,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全面发展的人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我曾经记得江苏泰州中学曾经致力于责任教育的研究,旨在通过他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平的世界,所以这个宗旨和我们国家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吻合的。

同样国际上许多课程强调的是“综合性”和“全面均衡”,强调的是“国际间相互理解的意识和公民责任心,决断力”,这可能是今天的孩子们缺少的部分,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要培养“有同情心的思想者”,为什么今天社会上遇到这种情况,老人倒在地上都不敢去扶,或者还要讨论该不该扶,当然这都是由公民的素质所决定的,但我们还是要培养同情心,就是昨天沈校长说到的“仁”。珍视人类和平、友爱尊重各民族文化与生活习俗,在国际国内事务中有见识的积极参与者。很多东西都是殊途同归的,课程不一样但目标是一样的。

a-level国际课程中核心课程分成“知识理论课”和“拓展论文”,“创造、行动与服务”,很多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和爱心活动都跟它比较相似,知识理论课,我们的学科理论基本上能跟它差不多,但拓展论文这一块是我们的弱项,所以现在我们很重视写作,并且开始组织中文的写作课程和英文的写作课程,因为写作是我们学生的弱项。

a-level国际课程的核心课程里“知识理论课”强调的是“判断与综合归纳能力,以理性的基础进行分析和表达的能力,还有质疑的能力”。在拓展性论文里强调的是独立调研的能力,要写4000字左右的文章,我们的孩子们现在基本上能达到这个水平。但他可能写的文字上有差别,或者是思想上是有差别,强长度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要在写作质量上下一点功夫。

a-level的核心课程的第三个方面是“创作、行动与服务”,这与我们的活动性课程和社团活动都很相似就不赘述了。

a-level国际课程的学科课程中前五门是必修的,如“语言与世界文学”,昨天夏校长、李校长也提到了他们的学生世界文学,英国文学考100分得满分的成绩,所以我们国家很多孩子和老师都是很优秀的。“语言”、“人文与社会学”、“实验科学”中的“实验科学”是我们国家目前所缺少的,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以我们校长花了大力气来建立科学实验室,我们学校刚刚又花了500万建立了最新的化学实验室,购置的实验仪器是世界一流的,我们的实验老师们送到大学培训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非常重要,终身重要, 因为它是思维方式。第6门“艺术”是选修课程。

第四是我们南外的非国际班课程的本土课程的国际化。

首先,我们参照国际课程分类和本国课程分类做了一个课程分类研究,这是我前几天设置的一张国际课程和本土课程比较分析表格。本土课程和中加课程、剑桥a-level课程、ib课程的共性和差别在哪里?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基础学科部分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后面在文科方面稍微有一点点区别,比如说历史、中加就特别强调世界史,ib课程是把人文和社会科学是合并的,同样在音乐部分基本上是相似的。第三部分是我们在选修课里面所做的,因为我们看到这部分本土课程几乎是空白,而加拿大课程中有微积分、商务管理、规划课程、个人学习档案,剑桥课程有经济学、商业学、法律、心理学乃至传媒,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自己本部的课程里加入了类似的选修课程。首先是数学提优,从初一开始一直提到高三,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使人受益终身的东西,和外语一样都很重要。我们在高中一年级设立了“商赛”课程,现在是选修课程,为了和国际课程接轨融合起来。我们设立了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信息学提优课程。通过课程比较、规划、整合、增补删减,我们取他人之长补自己的短。

南外培养目标的课程国际化途径以下三个方法,“深化、拓展、综合”。“深化”主要指的是纵向的,原来的学生能往深处和高处学,我们参照了美国的ap课程,包括sat,我们都做了研究,之后再糅进我们的课程和教学。“拓展”是横向的, 我们主要是通过校本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横向的广泛的扩展,自建校以来,迄今为止我们开了250门的选修课,这一学期我们的选修课有74门,期中初中31门,高中43门,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申报一到两门选修课,然后我们再从中挑选,一种草根化的涌现出来的选修课,之后我们进行挑选和整合。通过模块化来构建学校的校本选修,推进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有机的融合。

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我们主要是围绕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现代人这三个模块加艺术、领导力、演讲、提优等模块来构建我们的选修课程。

第一模块是“中国灵魂”, 在这各模块中我们特别强调品德这一板块,现在正在做一个江苏省教科研课题,借鉴美国的52个美德,我们做了品德墙、品德笔记本等等,每个人打开笔记本以后,每一页上面有不同的美德,包括诚信,因为美德教育要润物细无声,每天都落实在细节和行动中。同样我们强调社会担当意识,所以我们和盲校等残疾人学校手拉手,现在南京盲校的书记调到我们学校当副校长,所以我们跟盲校的联系更紧密,这个爱心培育主要是学生社会担当意识和慈善心的。

我们非常重视国学基础,我们的特级教师编了《读闲书》校本选修课程,另外我们有《国学基础》课程,这是由刚刚出道的新老师来编的,因为他是汉语博士,同时我们有北京大学国学先修课程,我们还有写作竞赛。国学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因为只有是中国特色的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你到别的国家去连自己的国家的文化都不知道拿什么跟别人竞争,拿什么跟别人分享?包括《孙子兵法》等诸子百家的作品,我们的孩子们都应该去读。

第二板块是“世界胸怀”的课程构建,因为在今天的全球化社会中只有国际的才是有生命里的,刚才我们已经讲到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特别强调了外语的必修和选修课程,除了丰富结构的外语特色必修课程,我们有广泛的外语阅读课程、报刊阅读课程,每个人都有至少一份报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英语阅读计划,我们曾经要求每个孩子每两个星期要到图书馆进行重新借书,确保外语原著的阅读,本学期高一每个孩子都报上来本学期计划读什么原著。双语的环境设置也是我们的一特色。我们学校的本部虽然很小只有65亩,分部还有28亩,分校比较大大约有400亩左右,但是别人说我们学校像“聚宝盆”,因为周围都是房子,中间一个操场。那么我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把我们的宣传做到极致?就高密度利用了边边角角这样的双语环境,所有的标语上面都是中文,下面都是英语。我们也有外语节,在校长的倡导下我们每一个班级都有书架,放上英文的字典,放上英文的阅读书,这都是学校提供的,孩子们不用花钱,孩子们中午闲下来就可以阅读。我们还配了各种技能性的英语的选修课,我们也开了拓展性的英语选修课, 目前在初中开设的是戏剧drama。我们也曾经请老外给我们开了罗马帝国史等等。与兄弟学校一样,我们有小语种,或者叫做非通用语种,本来开设的是日语、法语、德语,现在新校长来了以后,他意识到我们外国语学校一定要向多语种方向发展,未来如果保送政策受到影响,那么多门小语种可能是外国语学校发展的一条出路,所以我们计划逐渐能开设西班牙语、韩语、意大利语、俄语作为二外,先借助南京高校的优质非通用语语种教师,因为我们的教师编制不够。我们也有外语的活动性课程,我们一年一度的外语节是每年的春季举办的。

南外的师资培养打开了多元国际化培训途径,我们曾经组织17位老师暑期在剑桥大学学习了20天,我们有双语的理科师资培训,理科老师派到国外去三个月,希望能够用英语来教数理化生这四门课,能够跨学科地进行教学。

南外拥有40多所国际姐妹学校, 我们一直维系着良好的关系。

南外的外语学科教材的整合要感谢外研社的鼎力支持,因为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我们现在都在用的他们的教材,我们初中用的是剑桥英语,也用了21世纪报刊阅读。高中部分用了《新概念英语》和listen-in听力教材,还有一节测试、一节外教课,报刊阅读是作为周末阅读。我们实施课堂的交际情景教学,我们在90年代就做了这样的课题《结构——情景—交际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我们特别要预防伪交际的课堂,看起来是在交际,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空洞的。昨天陈琳教授也讲到了任务型教学,实际上怎么让任务能够meaningful,如果与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金融、商务等方方面面有意义的结合,尤其是在高中教学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meaningful activity。

我们一直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坚持课堂演讲、课堂表现、阅读数量、测试成绩结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们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每一步走得很认真,过程决定结果。我来之前我们的学生们还把新概念英语的第六课走的,因为他知道不背完分数会减的。只有把过程做好了最后结果才会好。

现在我们国际部和本部合起来外籍教师的数量已经到了70多,本部比较少,国际部外籍教师比较多,有50多个,我们保证一个年级1到2个人,保证口语和写作。我们去的国家不仅仅是英美国家,也去不讲英语的国家,因为多元文化对我们肯定是有帮助的。

我们也做了“名人进校园”的课程,主要是邀请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企业老总来到南外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里的照片是耶鲁大学的一个校长。我们的校长站在中间,这是我们的一位学生,每一次活动都尽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来做事情,老师和校长仅仅是做一个旁听者,有时候帮助他们一下。同样,我们会经常举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学生提问,这位是德国莱比锡市的市长,像这样的高级官员来到我们学校的机会还是蛮多的,当地的市委书记、市长等都到我们学校视察过,因为只有跟他们接触以后,我们孩子的见识才会大大地增加。这张图片中的先生是罗格,他曾经到我们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指导与帮助下,我们每年举办国际暑期夏令营,覆盖面比较广,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会出去,分成六条线,一个老师管9到10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第三板块是“现代人”校本课程体系,这是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的部分,因为我们学校具有悠久的外语历史,可是理科这一块曾经被别人贬低说这是外语学校,校长说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理科做好,文科加加理科再加外语等于老虎加上翅膀,翅膀是外语,因此我们在加强外语的同时大力加强理科,今年在邹正校长的积极倡导下,创立了先进的stem+实验室和课程,并且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合作开展了“走向大师”课程。另外我们还有各种数学选修课,包括探索性问题。这是物理的各种校本课程,想强调的是我们有物理的系统思维的实验研究,还有化学和生物还有信息技术。特别强调一下机器人,我们专门引进了一位机器人老师,因为大家都知道未来机器部分替代人类是必不可少的趋向,现在都有无人机了,有机器人服务员了,这对孩子们的专业选择有帮助的。我们南外的学生在去年的机器人制作方面获得了全国和江苏省最好的成绩,还在英国的国际机器人大赛上获了奖。目前我们计划做一个地理实验室,因为大家都知道在美国,地理和历史是必修课,历史帮助你了解纵向的人类的发展文明的,而地理是让你了解横向平面上的你所生活的自然世界的,这两门其实都是很重要的课程。

同样,我们构建了其他荣誉课程体系,这是必须要经过考试才能加入的。我们有高中理科实验班,我从95年开始就担任这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教学习落后的学生更多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对高智商的学生我们要研究思维发展和怎么样能人尽其才。另外我们曾经建立了初三年级的素质班,这是提前通过考试之后被我们学校优录,最后就可以提前上半年的高中课程,实际上是把高中课程重心下移,我们还有提优班,有刚才所讲到的“stem+课程”和“走向大师”课程,“走向大师”课程的老师都是来自于大学的,有国内国外的。我们甚至邀请了美国音乐大家到我们学校给选修音乐的学生做现场指导。希望学生能够文理并蓄。

除了以上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现代人三大校本课程板块的建设,我们也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体魄方面的能力,首先是体育素养,我们今年开始了标准舞的课程,今年教的是华尔兹舞,我们也有形体课、健美操、啦啦操等。乒乓球课程我们请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教师,学校也把她派到了北欧学习了一段时间,她又懂外语又懂体育。还有剑术和太极。

接着是艺术素养,我们有“午间旋律”,孩子们自己申报,可以个体,可以组成一个乐队,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校园内表演,为了鼓励学生学会表演和推销自己,我们学校配了几十万的音响,在那里尽情地表现自己,所以主要是让他们能够站在人面前表演不害怕,而且也发展他们的艺术修养,有的孩子唱得非常好。我们也建了昆剧社,今年刚刚建立了数字美术教室,能够让计算机、信息学和美术能结合起来,我们曾经招过书法特长的学生,有机会大家到我们学校去可以看看我们学生的美术和书法作品,在四楼的报告厅里挂了成懋冉同学书写的大幅的毛泽东的诗词,这个孩子第一次写完了以后觉得不够满意,又写了一幅,字体很大很大。我们真的为她感到骄傲,她肯定是未来的书法家,她现在在南大学习,已经有人开始收集她的作品了。这就是个性化的课程、个性化的发展。我们也有一年一度的艺术节。

下面我介绍的是我们学校的演讲与辩论课程板块。首先,我们有全学科演讲,学科也是慢慢拓展的,先开始是英语演讲、语文演讲,每节课前10分钟、15分钟是做演讲的,例如,我们英语的课前演讲题目是“我最崇拜的人”,我们的孩子就说我最崇拜哪位科学家,为什么,我希望我也成为他那样的科学家。有一个学生说他想当物理学家,我问他是不是想当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家,他自豪地说,爱因斯坦的智商最多跟我差不多,他要做maxwell那样的科学家。他很有独特的思想,这是让孩子们有一个心理意向,有自我意向他便会在下意识地模仿,后面的三年就会逐渐地顺着这个过程来改造自己,就逐渐地向物理学家方向努力了。目前我们已经发展到全学科演讲,理科的演讲主要是研究性学习,如南京市的秦淮河污染如何解决,学生可以可以用汉语来演讲。孩子们通过全学科演讲,不仅锻炼了演讲的能力,更重要是培养社会担当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我们鼓励学生参加演讲竞赛,我们有一年一度的“五四”辩论赛,是汉语的,哈佛辩论赛是用英文进行辩论的,我们聘请了哈佛大学教授,然后让年轻的老师们当他的助手,既培养老师,也培养学生。模拟联合国课程我们是2005年开始开设的,2011年发展成为江苏省唯一的模拟联合国高中课程基地,并且做了八季的全国校际模联大会,学生自己组织会议,邀请全国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学校来参会,为他们培训模拟联合国教师,让孩子们体验当小小外交官的意识和能力。欢迎在座的学校来参会。我们开了《面向历史和我们自己》课程,这是有关法西斯大屠杀的,包括二战中对犹太人的屠杀、南京大屠杀等,让学生用政治、历史的眼光来反思分析历史,现在任课老师已经在编写相关教材。这是南外演讲与辩论课程模块的基本情况。

下面要讲的是领导力课程,我们目前领导力课程用的都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材,《公民》、《国家主权与国际组织》,《模拟联合国》、《国际商赛》,《面向历史与我们自己》,《青年观察者》等,《公民》教材主要是包括了世界公民、经济公民和中国公民三个部分。南外拥有72个社团,学生们自己提出社团组织纲领、宗旨、成员、活动形式等,需要在学生会进行注册。我们有每周一次的周一晨会演讲,演讲的内容是系列的,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自己申报,学生会和团委进行筛选,这不仅仅是performance。最值得一体的是我们的学生会、年级和班干部竞选,所有的竞选候选人都必须有竞选纲领,哪怕是课代表也要有纲领,我如果当选了会为大家做什么。我们有学生干部加分制度,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孩子们都很积极,今年初一级长选举,50多组100多人来报。干部的竞选制度让孩子们在自我表现、自我呈现以及游说他人能力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发展。我们邀请著名的领导人,如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到南外来。这张图片是孩子们在进行啦啦队竞选,偶尔有“贿选”现象的的,一旦有举报我们就会取消候选人资格,培养他们正大光明的精神。每年9月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孩子们选举拉票和啦啦队的场景,这是我们模拟联合国大会的文化展示,体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当时在北京大学要做一个会展,要介绍你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买了一堆巧克力,用这些巧克力摆成了“nfls”,展览完了可以吃掉不浪费。模拟联合国就是是让学生们进入到各国的外交官角色,孩子们上课都着正装,孩子们上学的时候会把衣服带上,到下午上模拟联合国课的时候就会换上正装和皮鞋,进入角色。这是目前负责模拟联合国课程的徐斌大师,他是在北京大学被我发现的,他很细心,每个老师用心做事对孩子很重要,看到孩子在前面表演的时候他用手机认真地记录孩子在北大的会议上呈现出来的问题,再和学生交流,后来就委托他来负责这个课程了。模拟联合国活动也发展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光荣感。

最后一部分的标题是“星光灿烂”,多年来南外基本是100%的大学升学率,重点基本上是91-100%%,偶尔有一两个二本的,2015届刚毕业只有一个二本 。这是保送生选择的大学,跟在于很多的其他外国语学校一样主要是屏幕上的这些大学,三大板块首先是北上广,之后是南京。之余申请国外大学,我们孩子们眼界比较高,昨天有一位校长也谈到了,如果你拿着自己家里的钱到国外读一个三流的大学有什么意义?我们的孩子们常说,要拿外国人的钱读书,希望拿到奖学金,他们说我们要去的话就要去排名多少名的大学,有一个孩子没有得到世界前20感觉很沮丧,他说我不去上了我要再等一年,其实生命是不能等待的,但他的想法不一样。我们小语种的出路也挺好的,尤其是日本和法国的出路更好,在座的很多外语学校都是一样的,大家知道德国是需要高考的,我们在起点就告诉他们是要高考的。

总体上外界对我们南外学子的评价是,南外的孩子外语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高素质我们努力在做。第二是多语种我们正在着力解决,但是上面大学和后期就业的通道要顺畅才好。目前我们学生主要是一门外语,最多二外,因为课时分配够,这是我们下面要探索完成的事情。南外的学生很自信、大方、勇敢、能说能做,组织与策划能力强。第三,我们学生很阳光,有人说即使考60分也是阳光满面,迄今为止我们学校没有出过一个罪犯和一个不好的孩子,这是我们很欣慰的,至少都成为了社会有用的人。北京我们有很多的校友,外交部、商务部里面有几百个,还有十几位大使和许多参赞,孩子们很可爱。这是我们青奥大使许吉如同学,她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目前他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攻读硕士,她已经人士波士顿市长,并参加了波士顿的议政会,她的目标是回清华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将来从政,。她是一个文科特长生。而这个孩子叫朱泽园,是理科特长生曾经取得过两次国际金牌,现在在麻省理工攻读博士。这个孩子名叫阎若宙,他的声音特别好听,他是模联的学员,这是我特别希望留下来在国内当外交官的学生,因为他的素质很好,但是他去了法国政治学院,因为他喜欢法国的文化,可见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下面请看一些学生对老师和校长的评价。

莫力山同学说,校长第一是我的“父亲”、第二是我的老师、第三是我的朋友。我们倡导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我被称为“朱妈妈”。有的学生们“南外是我梦想的孵化器”。我的一个学生叫王晨舟,现在在北京大学已经进入到了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他也是未来要当公务员的,他说“南外赋予我的社会担当意识”,还有2015年进入清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会主席的陈伯均同学,也是棒棒的,他也是潜在的公务员人选,历史懂得很多,很全面,综合素质高。有的学生或“去法国当交换生让我找到了人生方向”,出国交流决定了未来做什么,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刚刚外研社的宣传片上说“新背景、新使命、新方向”,找到了人生方向很重要。还有学生说,“作为交流生我很光荣地入选德国国家队”,我们也有学生进入了美国的数学国家队。还有耶鲁大学的同学说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清华大学的杜楠同学说在南外我有机会“关注交通拥堵让我获得了邱成桐数学大奖”。还有学生说“南外为我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他叫刘天宇,外号叫“魔方哥‘现在也在哈佛。美国有一会议上提出,未来社会只需要20%的精英人去养活别人,剩下80%都是被别人养活的“垃圾人”,我们希望孩子们做被别人养活的垃圾人还是能养活别人的精英人呢?学生们说当然想做精英人,这个概念的提出可能跟现在有一些概念并不一定很吻合,但社会的宝塔上只有20%的精英,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们究竟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学校的使命是什么, 有人说老师是一个电梯、学校是一个电梯,把他载到他想去的地方,他能去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acad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