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80岁老学霸两年写7万字英文回忆录

陈吟吟正在给永环社区老年英语班的学员上课。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计一雪 摄

70岁那年,一次机缘巧合让她重新回到教室,成为老年英语培训班的学员。每周两次背着书包去上英语课,回家背单词、背课文、抠语法,还经常跟同学们去英语角参加活动练习口语。学完新概念第1册和第2册后,又自学完成新概念第3册的全部课程。

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她,仍然每天坚持学习英语五六个小时,并在近两年时间内完成了13章共计7万余字的全英文回忆录。

现在,她又主动担任社区老年英语班的义务教师,辅导热爱英语的老伙伴一起学习,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她就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老年学霸陈吟吟。

为弥补中学时代遗憾

70岁开始学英语

陈吟吟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她十几岁时,由于父亲工作调动的原因,全家从老家搬迁到天津生活。陈吟吟说,当时父亲受聘于南开大学担任教授,她也顺利进入到南开中学继续学业。

“当时学校也没让我参加入学考试,可能以为我爸是南开的教授,我成绩也不会差吧,结果当时南开中学开设的外语课程是英语,而我之前一直学的俄语。那时我的同学们都能看懂英文版的原著,而我却只会说‘I am a girl (我是一个女孩)’。”陈吟吟说,南开中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只要英语老师走进教室,就全部说英文,不管是课堂提问还是讲解语法,老师一句汉语都不会说。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让陈吟吟来回答,她竟然不知道老师是在叫自己。

“那次特别尴尬,我同桌也捅咕我,我后边的同学也踢我的凳子,前边的同学也转过头来提示我说‘老师让你站起来回答问题呢’,结果我怯怯地站起来,竟然什么也回答不上来,站了半天,涨红着脸坐下了。我在老家上学时,成绩一直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的前几名,演讲比赛、各项活动都能看到我的身影,结果到南开之后,这个英语弄得我很自卑。”就这样,陈吟吟磕磕绊绊勉强完成了中学时代的英语学习。几十年来,这段经历一直令陈吟吟感到遗憾。

“我之所以从70岁开始重新学习英语,就是要‘雪耻’,把学生时代留下的遗憾弥补回来。”说这话时,陈吟吟爽朗地笑着。

每篇课文

反复练习三十多遍

上世纪五十年代,陈吟吟如愿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仪表科学研究院工作,从此在沈阳定居。由于学业需要,上了大学之后,她又继续学习俄语,英语基本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

2008年,已经71岁的陈吟吟,在老姐妹的介绍下参加了新东方举办的老年英语学习班,正式回归英语课堂。已经放下50多年的英语再次捡起时,在陈吟吟的脑海中仍然是那句“I am a gril.”当她70岁重新回到课堂时,相当于从头学起。

“开始也没想能学到什么程度,因为都这个年龄了,也不考级也不出国的,但是一学起来我就喜欢上它了,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现在。”陈吟吟说,她为了学习英语还特意买了个平板电脑,把所有课文的原声录音都下载下来,每次听完一遍原声课文后,她都模仿着语音语调自己读一遍,再用平板电脑录下来,然后回放,自己边听边找差距,然后再听原声,自己再录音。每篇课文她都要这样反复练习30多遍。

几年来,每次上课她都风雨无阻,单词、句型、语法她都能灵活自如地掌握应用。翻开陈吟吟已经卷边的英语书,每一页都密密麻麻记录着每课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重点要点。“这些是我学了四遍新概念2记录下来的,每次学习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吃透了新概念1和2后,陈吟吟仍觉得不解渴。从2012年开始,她又开始自学新概念第3册。如今。她已完成了第一遍的学习,接下来她还要再巩固一遍。

外教鼓励她用英文写作

陈吟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光是记单词、背课文和学语法,她还经常跟同学们一起去英语角练习会话。

“语言本来就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说不出来不是等于白学嘛!”每周她都会去英语角跟老伙伴们聊天,尽管刚开始也张不开口,或者心里明白,一张嘴就说错,她依然坚持。

“有一个辽大的外教,经常参加我们的活动,帮助我们纠正一些发音和语法上的错误。有一次,他给我们布置一个题目,让我们说说这一生中最难忘的事。”经过一周的准备,下次再去英语角时,陈吟吟用英语讲述了一段她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事儿。

那时她刚刚出生几个月,抗战就爆发了。外婆、妈妈还有姨妈带着她到乡下避难。有一天,敌人攻进村子,村民们都往山上撤离。待大人们都躲到安全地带后,才发现把6个月大的陈吟吟落在了老乡家的炕上。陈吟吟的两个姨妈又冒着生命危险返回村庄寻找她。姨妈们刚把襁褓中的她抱出来的时候,一颗炮弹正好落在那间屋子的房顶上,房子瞬间被炸毁了。

当陈吟吟用英语讲述这段经历后,外教瞠目结舌,根本没想到她会讲得这么好。外教鼓励她用笔记录下这些亲身经历的事情。

历时两年写出7万字英文回忆录

2015年已经是陈吟吟坚持学习英语的第8个年头了。当年在英语角鼓励她写作的外教斯蒂芬已经回到美国,但他鼓励陈吟吟用英文写回忆录的建议,始终在陈吟吟心里酝酿着。

“我想,既然写回忆录就不能是生活中零散的片段,必须从某一个时间节点开始,用一条主线把我和我的大家庭所经历的事件贯穿起来,系统完整真实地呈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和构思,陈吟吟把整个回忆录的起始年份定在了1895年。从1895年到2015年,时间跨度长达120年,穿越三个世纪。

“从小是外婆把我带大的,我跟外婆的感情很深,很多事情都是通过外婆的口述了解到的,所以我从1895年写起。写外婆、父母还有我自己的前半生,我们整个大家庭在那个特殊年代不屈服于命运、奋力拼搏的家国精神。”

回忆录的主线定下来后,陈吟吟便开始着手写作。在这期间,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每天坐在电脑前一写就是几个小时。每完成一部分的写作,陈吟吟就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远在美国的外教斯蒂芬、等斯蒂芬修改后,再给她发回来。斯蒂芬每次给她修改后的内容,她都用打印机打印出来,自己再慢慢消化。

“有时候斯蒂芬给我改完,我还得再进行修改,因为有的地方他觉得应该更精彩些,他会有所发挥,但我觉得还是要遵循事实。”

凡事求真求准的陈吟吟,有时为了一篇文章,要跟斯蒂芬多次通信,改上好几稿,直到事实准确、语法无误为止。

与斯蒂芬的所有通信,陈吟吟都整理好夹在文件夹里保存。“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宝贵的财富。”

就在今年年初,陈吟吟完成了13章共7万余字的英文版回忆录,目前正在做校对和调整。书名暂定为《My family and I》。

80岁仍每天坚持学习至少5小时

陈吟吟已经达到了最初学习英语的目的,完成了很多人都难以做到的用英文写回忆录的创举,勤奋好学的她仍每天坚持学习至少5个小时。

陈吟吟的生活很规律。每天6点钟起床,早饭后,8:30准时坐在写字台旁开始一天的学习。“我一般每天上午学两个小时,10:30休息一会儿然后去菜市场买菜,回来给老伴儿做饭,吃完午饭后,做做家务,下午1:30再继续学。”陈吟吟说,她每天的生活很充实,并不比上班的年轻人轻松,有时灵感来

了晚上还要“加班”。

“斯蒂芬建议我把退休之后的生活也写到回忆录中,我现在主要在补这部分内容。同时,我也着手写中文版的回忆录,已经写了三章多。有时间我还看看英文版的世界名著,会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每天完成这些工作后,陈吟吟还要备课、写教案,为她的新身份——永环社区老年英语班教师做准备。

当上了社区老年英语班的义务教师

陈吟吟在英语角活动的时候结识了一位老伙伴,她是沈阳市沈河区永环社区的居民,一直在社区老年英语班学习。由于老师都是义务来授课的,赶上上课时间老师有事儿不能来,大家就只能自学或复习以前的课程,学习进度比较慢。

陈吟吟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请缨要担任这个英语班的教师。在制定完教学计划后,陈吟吟走上了讲台。

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陈吟吟中肯地对老年学员们说:“斧头不砍柴就会生锈,脑子不用就会发呆,所以我们老年人要多动脑,脑子越用越灵活,欢迎大家来学习英语。”

陈吟吟还针对学员基础把大家进行了分班,基础稍差一点儿的从新概念1开始学起,有了一些基础并且想深入学习的,就从新概念2开始学。

从上午9:00到11:30,两个半小时,81岁的陈吟吟一直站着给大家讲课,工整地书写着板书,带大家认单词、读课文、讲语法,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举例。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分词的用法,她甚至花上三天时间来备课,整理出十多页教案,课上给大家分析例句,主谓结构应该用什么分词,动宾结构应该用什么分词,讲得深入透彻,学员们也认真地记着笔记,紧跟老师的思路。课堂气氛不亚于正规学校。

“我给大家讲一遍,也是我自己再学习一遍的过程,能把我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老年人,也是我学习英语的另一个收获吧!”

多年前,陈吟吟在老年大学结识了何笃姣。何老师退休前是沈阳市第157中学的英语教师,就是在何老师的建议下,陈吟吟才开始学习英语,这段缘分也让两个老姐妹成为一对好闺蜜。

“她是一个非常认真又有毅力的人,只要她决定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坚持下来并且做到最好。看到她

来社区讲课,我也想发挥一下余热。我本来就是英语老师,接下来打算跟陈老师一起把这个班带好。”

王淑文今年74岁,十多年前因为意外做过开颅手术,术后记忆力大不如从前,经常爱忘事。为了恢复记忆,她开始学习英语。“开始我就想通过背背单词和简单的句型来锻炼锻炼,做做康复训练。但是看到陈老师这么大年龄了还每天坚持学习、写书,还来给我们上课,我觉得我也不能服老。我得把英语一直学下去。”如今,王淑文把学过的英语活学活用,已经去过欧美十多个国家旅游了。接下来,她还想去澳洲走一走、看一看。

沈河区永环社区书记郑秀说:“陈老师主动找到我,要担任我们社区的老年英语班教师,我很感激。她今年都80多岁了,每次来上课都要坐公交再倒地铁,路上单程就要花费40多分钟。一位80多岁的老人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深受感动。在陈老师的感召下,现在我们这个老年英语班的学员不光是永环社区的居民,还带动不少周边社区的老人也都来学习。”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计一雪

acad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