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的方法
英语语言学习方法纲要
对一门语言的学习,理想的状态是用将所学语言作为母语的民族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为达到这一学习效果,语言的理解运用需要上升和渗透到意识形态,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层次,必要时需要学习其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了解。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不至于陷入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的泥潭,久久挣扎没有进步。
学会掌握一门语言的关键就是构建起其母语的思维方式,实际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角度。从一个单词的意思到一个句子形式的书写再到一篇文章的布局谋篇,背后渗透着一个民族独有的或各民族共有的思想意识,认识世界的视角,运用习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好比一只鸡同鸭讲陆上生存的战略战术,鸭子却认为可以套用到水里一样,这是行不通的,因为鸭子用水中的思维理解陆上的生存方法,而且陆上和水中是不同的生存环境,反过来,鸭子对鸡讲,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世界各地会有中式英语,印度英语,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英语的重要原因。
语言是一门不断变化(在一定历史时期)又相对稳定的学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年度流行词。在学习一门语言时,离开语言交流使用的环境来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会造成语言的表达和词汇的运用脱离时代,所以需要不断了解新的信息。
语法是对语言内容的剖析,归纳,分类,是对语言的规范,更多的是符合人们的书面语言习惯,使语言的交流更加大众化,具有普遍使用性。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语言交流并未严格按照语法来说。
学习语法是为了使语言规范,更好的符合外语的语言习惯,消除语言交流的障碍。语法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数学公式一般的运算,还需要结合现实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不能单纯注重形式和字面意思。语言是为表达具体的情景和思想服务的,语法的理解也应建立在这个层次的基础上,否则语言的学习进步是缓慢和有限的。
任何一门新的语言的学习,可以从对比和总结母语与外语句法及语言习惯的差异入手,从而解析其语言背后的思维视角,深入了解词语句子和情境的对应关系,了解其民族的文化风俗,这样基本就完备了。
大学英语偏重语义的理解,高中英语偏重句子成分的分析,学习的是剖析句子意思的方法,分析句子成分结构的方法,个人认为不是最优的理解句子意思和学习的方法。当然剖析句子的成分的方法可以为理解英语的句子意思服务,虽然考试分数才是学习的重点和目的,但能力的提高必定能够带来成绩的提高,尽管过程可能艰苦一些,如果能够培养出兴趣学习会多一些乐趣。
因此,大学阶段英语的学习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解英语,积累英语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辅佐语法句子成分分析的方法,在单词的记忆,句子的理解上,进步会快一些。
中英语言文字的历史背景
古代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象形文字是从图画演化过来的,根据图画就可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对语言的逻辑要求就比较低,图画与图画之间没有语法的逻辑关系。在阅读古文时,这样感受尤为深刻,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不是通过逻辑连接词直接表明,而是前后对比进行体会才会感受到。重在表意,句子的表达是直观的呈现,举一个直接感受的例子:元代马致远的作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接将所见所感平面的呈现,所见事物直接的罗列,结合音韵,构成的一幅萧瑟图画。
句子表达的要素之间不一定存在逻辑上先后主次关系,加上这些词,反而会使表达十分冗长芜杂,破环音韵表达的美感,丧失诗意表达萧瑟的意境。
????英语最初同样是从象形文学发展而来的,环地中海地区文化交流和商业活动十分发达,通过象形文字来表达意思就比较不方便,不同的象形文可能表达的意思和发音是相似或相同的,不同的族群就看不懂,而语言的直接表达是需要说出来的,就是逐渐发展出拼音,因为方便交流,拼音就逐渐代替了象形文,根据拼音就可以发音表达所要说的意思。这样记述文化就存在缺陷,拼音不能直接表意,拼音组成的词语本身承载多个含义,那么表达某个词汇特定的含义就必须放在一定的语境和句子结构中才能确定,这样对句子成分的逻辑结构要求就比较高,因为只有在确定的结构中才能确定表达某些含义。相比汉语,英语的语境依赖性要高于汉语。
?
英语思维
一、英语具有明确的时间观念,主体意识,空间观念,由“小范畴”到“大范畴”认知顺序思维特点
描述世界的视角:空间拟态
绝大部分的英语句子都可以表达为空间拟态的形式。空间拟态就是描述主体和客体之间作用关系确定的前提下,在思维中将涉及的具体的事物或活动空间化的处理,在理解这一特点的时候,可以从具体的空间位置变化,延申性地将具体的活动或事物类似中文写作比喻手法,这是英语思维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下面我用简单的例子来分析:
比如,the deer lost one horn in the fighting.
这只鹿在战斗中丧失了一只角。“fighting”是一种活动,“in the fighting”就是在活动中,人总是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中的,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活动本身是独立个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开独立的个体,活动本身无法像生活的空间一样独立存在。在这里,“fighting”在思维中空间中拟态化的处理了。
“only teaches kids to process information in a passive way.”同样的,“passive way”就是消极的方式,“in”就是“在······里面”的意思,用英语的语言习惯转换成汉语意思老师教孩子在消极的方式中,“way”本身就被空间拟态化了。用汉语的习惯表达同样的意思,老师用消极的方式教导孩子,在汉语语义表达中感受不到这种空间感,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
还有同样的例子:this chemical resolves when heated at a high temperature.
????????????????candidates are allowed to use dictionaries in this examination.
????????????????in such a case
????????????????putting the reputation
?
在具体的空间的变化上,对事物主体的表达遵循线性的表达方式,时间看作一个横轴,具体的位置变化上,思维中是从过去到现在的,例子:the farmer use tractors to transport the wheat from the farm to the mill.拖拉机从开始地点农场到结束点磨坊,在时间轴向上,对事件的回忆的视角从过去望现在。
?
英语侧重抽象思维:从事物表现的动作和状态中抽象出共同的思维概念。
英语句式习惯之一:用同样肯定的句式表达否定的意思。
例子:有和无的概念是不同的
with no air of the formidable conductor about him
i have no idea whether gilbert is a great conductor or even a good one.
“have a idea”与“have no idea”都使用了肯定句式,这与汉语中对有和无的概念是不同的。在英语中,“有主意”和“有空的主意”,延申内在的认知,“有”的状态和“没有”的状态都是状态的一种,状态本身是抽象出的词汇,属于大范畴,这就可以理解为甚么英语使用了同样肯定的句式表达不同的意思。汉语中,“有”与“无”是对立的两个概念。没有统一的认知前提,在表达上就不一样,例子:
汉语:我没有主意。
??????我有主意。
汉语中是不同的句子表达法。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没有英语当中对有无概念的认知前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汉对比
英语句子的习惯表达顺序
主体(主语)?动词(多种时态)?客体(宾语)?定语?空间方位/行为方式
汉语习惯表达顺序
主体?空间方位/行为方式?动词?定语?客体 ? ?
(注:主体是发出动作的事物,客体是被动作作用的对象,定语是修饰成分,可以是名词、形容词、从句、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动词不定式等等)
时间观念
在书写上,时间意识表现渗透在动词的表达形式上。
例子:汉语:我想去睡觉。(不知道时态) ?英语:i want/wanted to sleep.
????????????我在睡觉。 ??????????????????????i’m sleeping.
????????????我睡过觉了。 ????????????????????i slept.
????????????我一直在睡觉。 ??????????????????i have been sleeping since…
英语思维中将时间大致分割为过去、现在和将来,进一步细致划分为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完成时,用于表达不同时间段具体发生的事。通过动词的形式就可以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汉语在文字表达上不通过动词的形式变化对时态进行清晰的划分,拆解句子成分以后但从动词无法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 ?
文字表达背后反映的中西时间观念是非常不同的,西方国家对时间的划分十分清楚,延伸到社会现实中,西方国家工作和私人时间是截然分开的,老板如果要求加班,需要另算工资,医生下班以后,可以取消下面的预约,不再看病。中国人很勤劳,下班以后有加班常有的事,还没有工资,甚至可以说全年都在工作,最近几年节假日加班才有加倍工资,医生看病迁延私人午餐休息的情况非常常见。中国人约时间6点是一个约数,早一点或迟一点都可以,但在有的国家却是准确的时间点,非常守时,与此时间观差异很大还有印度,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如果用图形表示中西方的时间观的差异,汉语的时空观就像一张连续不断的画轴,英语则是可以折叠的屏风,一段段,一格格的。
?
主体意识
例子:汉语:我在家看电视。
??????英语:i’m watching tv at home.
空间方位的书写顺序的不同,反映英语母语人群对自我的注重意识强于汉语人群,汉语中“我”与“家”是一种近于并列的书写位置,“家”可以泛化看作外界事物的一个代表,在位置上与外界的距离并没有显著的脱离,与此对应汉文化的特点是含蓄,包容,共存,人际交往中说话往往比较含蓄。英语中“i”和“home”分别放在两个极端的位置,反映英语人群突出注重自我的表达,美国文化中推崇个性,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明确表达自我的观点。
语言文字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特性,或者说一个民族的特性与其语言文字具有切合性。
在人与外界的关系上,汉文化的文化核心强调“和”,兼容并包,英语人群,英语是从拉丁语发展而来,拉丁语系人群的文化核心强调“分”,个性化。与此对应,中西方国家的发展方向是两个极端,自罗马时代以后,欧洲国家在不断分裂,中国自西周就在不断走向一统,大一统是中国人共同的政治共识。
空间观念
汉语和英语在空间线索的意识上也是不同的。在认识世界的视角上,英语的视角是以“自我中心”向外界延展,汉语是以“自我”为起点环跳至外界再回归至原点。一个外国人用图画表示中西思维的差异,西方是一条线段连接两点,中方是一盘蚊香形的形状,中间向外的终点连接一条线。
?
由“小范畴”到“大范畴”的认知顺序特点
在空间的范畴认知上也是不同的。由对空间的认识观念泛化到其他方面。汉语是由“大”范畴到“小”范畴。英语是从“小”范畴”到“大”范畴。比如,英语写信,习惯先写小地名,再写大地名。与此相反,汉语写信先写大地名,再写小地名。如果一个中国人和讲英语的外国人同时观察一个茶杯的颜色,语言表达上是不同的,汉语:茶杯的颜色,英语:the color of the cup,汉语首先表达的是茶杯这个整体,而后提到颜色,原因在于,在潜意识的观察视角中,首先注意到的是茶杯的整体,而不是作为部分的颜色。英语人群则相反。汉语:中国的产生,英语:the birth of china,动词短语的表达上,即使是发展性的事件,表达上同样体现了认知范畴的差异,中国作为观察事件的主体,“产生”是主体包含信息的一部分,也包括“发展”和“倒退”,视角的切入点西方是从小范畴切入,首先提到的是“the birth”,而不是“china”整体。汉语的切入视角相反。以of为主导的名词短语就是这种从属关系的具体运用。
中西疑问句的问法不同,反映这种差异。
例子:汉语:你从哪里来?
??????英语:where are you from?
我可以想象出一个图景,一个人问另一个人的信息,中西思维在下意识的观察点是不一样的。汉语是从“大范畴”的人这个整体着眼,然后问及出处,这个属于“小范畴”的信息着眼点,英语是先关注整体中的部分,“小范畴”的出处“where”,而不是作为“大范畴”,整体的人本身。这是中西方思维认知视角的差异。
二、清晰的逻辑关系: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有生命的事物与无生命事物之间的区别),主次先后关系。
思维特点上,英语将所有事物划分的特别清晰,层次分明,英语的语言结构逻辑特别强。
汉语将所有的事物集合联系在一起,进而确定语言表达的意义,主次的层次不是特别明显。
两者语言结构的核心观念不同,英语是“分”,越清晰越好。汉语是“合”,合作才会产生意义。文化观念的差异和基调决定了世界的未来是中国主导的,文化的争执冲突需要从中国古典文化中寻找启示。中华文化是非常先进的。
?
思维特点上:从“小范畴”到“大范畴”
具体内容表达顺序上:从抽象到具体
例子:the process of making purchase decision.汉语表达,作出购买决定的过程。在句子内容表达上,“the process”是一个抽象词汇,不是可以具体拿或用的事物。在涉及“of”的表达上,这一语言现象尤为突出。“of”还涉及动词的名词化表达,在上一段“the birth of china”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
?
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在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上,具体的对象大致分为两种,能够主动发出动作的事物,被动接受动作或自身无法办到某些事或做出某种动作的事物,这种逻辑关系体现最鲜明的一种情况,就是有生命事物与无生命事物之间。无生命的事物发生的变化的表达需要选择被动句型,因为在英语思维中,无生命的事物无法主动产生变化,必须通过外界的作用来实现,具体表达上,常常用“by”的表达式,动词根据时态调整。
例子:汉语:杯子碎了。衣服破了,及类似的表达。
??????英语:the cup is broken by stick.
某些代表有生命的事物的单词具有特定的限制,在内涵上,中西方具有明显的差异。
例子:汉式英语:i’ll share my family with you.在意思上,这是汉语常用的表达,我将我的家庭分享给你,实际就是介绍他(她)的家庭给朋友认识。但是,这种表达法在西方的认识中是不可理解的,没有这方面的内涵,“family”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怎么分享自己的亲人呢,难道让你的爸爸妈妈做朋友的爸爸妈妈,英语人群是这样理解的,能够被分享的是experience,food等等无生命的事物,具有自我主体意识的事物是不能被分享的。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将朋友的父母当作亲人看待是理所当然的,人之常情。风俗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同样,对单词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还需要深入了解词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否则,后闹出笑话,这也是典型的中式思维的英语,将汉语中词语的内涵代入到英语中,类似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上。
这些潜在的观念反映中西对生命的价值观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英美高度重视生命的价值。美国的宪法首先承认个人的生命价值,高于国家利益。在战争中,美国的价值观允许投降,而且要求善待俘虏,对人权的保护。在中国,国家的利益和集体的荣誉使命感是高于生命价值的存在,不认同更不允许投降,投降就意味着耻辱。早在两千年前,孟子的《生我所欲也》那篇文章反映了中国儒家传统的生命价值观。当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喜欢投降,但是欧美国家对生命的价值观上与我们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
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文字表达上,通过动词的形式变化和介词的使用区分表达的内容哪些是真实的与哪些是想象的。
例子
英语:if i were a scientist,i want to invent a time machine.
汉语:如果我是科学家,我想发明一台时光机器。
从句中be动词“were”表达的是主体当下所处的状态,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通过动词形态的变化区分开虚拟与真实的差别。主句中“i want ”是当下真实发生的事件,我在想,思考,“to invent a time machine”是主体“i”在脑海里想象的事情,并没有真正的发生。按照英语思维理解汉语,“想”和“发明”两个动词是并列在一起的,中间没有介词和区分符号,英语的习惯是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那么会产生多个疑惑,主体“i”是在想一台时光机器还是在发明一台时光机器,还是两个动作在同时发生,思考想象的内容与真实发生的事件就混杂不清,英语人群对学习汉语肯定很头疼,划分的句子成分意思既模糊,内涵又多样,不能一目了然看清表达的意思。与此对应,在中国,很多事情的处理都是模棱两可,不是那么清晰和具体。
?
主次先后关系
有时句子的表达不是一个单句,而是复合句,为了明确句子的主次关系,先行词的引入就可以确定句子成分的主次关系,使句子的逻辑主次关系不至于混乱,在汉语的理解中,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定语从句中先行词并无实际的意义,只是划分句子主次关系的标志。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英语在语言表上如此鲜明的主次等级特点,在文化传统上,随着文艺复兴和民主革命,等级差异的观念除了在宗教当中得到完整的保留,现实生活中,对平等的追求和认同深深渗透在西方人的灵魂里。汉语虽然在句法结构上没有西方鲜明的划分,但是在文化传统上保留了血缘亲疏等级明确的社会风俗,西方国家,父子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像朋友,在中国,是有着界限明确的上下等级的,子女与父母之间是很少能像朋友一样相处的。最明显的差异点就是中西之间的婚姻观,西方,婚姻是子女个人的事,即使是父母有时难以干涉,中国,父母参与甚至主导子女的婚姻是普遍的现象。这其中似乎存在着逆向的历史变化。因为等级存在,所以追求平等。因为混乱,所以追逐有序,有序的直接结果就是等级。逆向互补,历史在现实之间给人们开了一个玩笑。
英语句子信息表达方式的结构是一个中心点,散射多个放射点向下一级延伸,就像树枝的分叉结构。信息的表达分主位和述位。
主位(theme)是说话人或作者的出发点(point of department)
述位(rheme)是说话人或作者对这个“出发点”有关的陈述,即围绕主位逐步展开的部分(halliday,1976)。
主位总是位于句子的开头,它同时也是说话者或作者最主要的部分。一般情况下,主位所传达的信息为已知信息(old information),是上文已经提过或和它们密切相关的信息,述位传达的信息为新信息(new information),是上文未曾提过的内容。因此主位、述位的安排并不是随意的。主位与述位关系突出的句型就是各种从句。在从句中体现的情况最为突出。
例子
i’m eating a lunch in a restaurant where it is located in a cross road.
i’m eating a lunch in a restaurant which is a typical gothic architecture.
i’m eating a lunch in a restaurant whose environment is quiet and clean.
“i”是主位信息,解释主位信息的句末引出述位信息“restaurant”,然后对述位所要强调的信息进行解释。“restaurant”相对于“i”就是新信息,而且信息不完整,进行详细的解释。第一句话解释的是餐馆的地点,第二句是说明餐馆的外部形状,第三句是说明餐馆的内部环境,介绍的内容不同,变换的先行词就不同。
?
一大特点:定语后置为主
英汉之间语言习惯的差异,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英语以定语后置为主,当然,也有定语前置的情况,汉语则相反。定语后置有些是英语的习惯用法。不同语言之间是不存在绝对的差异的,总会在某些地方发现相似的地方。先行词的使用就是为了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作用是划分句子成分的先后主次。
例子
汉语:某些漂亮的东西
英语:something beautiful
汉语:漂亮的女孩儿
英语:beautiful girl
汉语:敢说实话的人
英语:the people who dare to tell the truth
?
关注中心点:动词的使用
动词的使用是英语结构中核心结构成分,句子的结构基础就是动词,是整个句子的衔接点。动词的形式变化,反映句子意思主体是被动还是主动,事件的时间状态,还有本身表达的意思,单独动词的变化就承载了三方面的信息和内涵。因此对动词理解是英语学习的重点之一。引用steven pinker的话:“the verb is the chassis of the sentence.it’s the framework onto which the other parts are bolted.动词在句子中的形式和位置决定了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归类。
两个认知趋向:肯定与否定,两极化的认知态度
????英语当中动词的使用在形式上基本限于两种形式,肯定与否定。要么是don’t,要么是do等情态动词的使用;要么是is,要么是isn’t.具体的不同是时态上的差异。这就反映了英语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态度和观点是两极化的趋向,不是肯定就是否定,思维习惯上没有中间的选项,思维的特点就像一条直线,没有多角度,多侧面评判的思维,这是汉语文化中鲜明的特点。在李小龙的人物访谈里,主持人问跟随李小龙学习武术的两位动作明星谁学得更好,李没有直接对两人下结论,而是从武术技术和武术理论内涵两个方面分别做了点评,没有明确的结论,两个人学习的方面各有优点,一个人学习他的实战技巧很好,另一个人对他的理论很感兴趣,认识较深,两者各有自身感兴趣的侧重点,在李小龙看来,是不能简单地单方面的看待好坏问题。显然,主持人对李的回答不是特别理解,因为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这种看问题的方式,主持人坦言在他们的交谈习惯里是没有的。这种思维方式符合阴阳的认识特点,访谈中阴阳理论的解释,主持人也是不理解的。西方习惯直接做出判断,认知方向是两极化的,中国人习惯从不同的侧面来看待问题,一个人有优点也会有薄弱点,就像前面的两个人,一个理论理解好,一个实战技巧练习的好,多方面来看待。
另外, 介词的理解和学习是英语理解的难点和重点,句子成分的衔接,逻辑关系的划分,都是依赖介词的衔接来实现的,可以参考可汗学院全英版的英语讲解介词的使用。
?增补:零散的语言现象
there的用法
汉语系统的状语(空间、事物之间的状语)作主语时,用英语表达转换为“there”句型,例子:
there is only one difference between an old man and a young one.
一个老人和一
个年轻人之间的不同只有一个。
there is damp in the basement.
地下室里潮湿。
在这样的句式表达中英语的思维视角是整体性的。
插入语句式: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造成文意理解破碎。
例子:
the history of this franchise,although essential to the working of democracy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rights,is a history of constant conflict.
?
people?like you?are really trash to the society.
?
it is also the reason why when we try to describe music with words,all we can do is articulate our reactions to it,and not grasp music itself.
?
but in some case,one marketer’s owned media become another marketer’s paid media -for stance?,when an e-commerce retailer sells ad space on its web site.
?
it’s no surprise that jennifer senior’s insightful,provocative magazine cover story,”i love my children ,i hate my life,”is arousing much chatter.
?
this trend,which we believ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effectively began with retailers and travel providers.
?
it doesn’t seem quite fair,then ,to compare the regrets of parents to the regrets of the childless.
?
traditionally,legal learning has been viewed in such institution as the special preserve of lawyers,rather than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intellectual equipment of an educated person.
?
动词短语表达差异:英语动词在后,汉语在前
英
legal learning
汉
学习法律
英
money-consuming
汉
花费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