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英语(二)

如何学英语(二)

在上篇文章的末尾,我们说了,要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去掌握英语这门语言,那具体如何操作呢?

首先,我们来解决“听”的问题。

听: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听力。听力在医学当中,指的是生理方面的功能构造,如老年人随着年纪增大,听力会下降。而在英语当中,听力是指理解力,也就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你所听到的英语,是只能听懂一两个单词,还是能听懂大意,亦或是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你都能捕捉得到。
常常有人在练习英语听力的时候,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会下意识地调高耳机音量。这就是没能理解“听力”在医学和英语这两个不同语境下的区别。我相信大部分学英语的同学,你们的年纪,还没有老到听力下降的岁数,所以下次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听不懂?
听不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遇到生词。通常情况下,你是无法听懂不认识的单词的。因为这些单词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也就无法在你大脑里产生任何意义,那么自然也就听不懂了。
解决办法:
· 选择适合自己当前阶段的听力材料。
· 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2.发音不好。假如你自己的发音本身就有很大问题,那么你即使遇到自己认识的单词,你也是听不懂的。因为你不知道正确的发音,所以听到认识的单词时,这个单词的发音无法和你脑海里的错误发音产生联系,那么对你来说,就相当于是在听一个陌生的单词了。
解决办法:
· 从零开始,改善发音。
3.单词也认识,发音也没问题,可还是听不懂,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连读、弱读、吞音、增音这些东西。
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再听一遍,要是两遍都听不懂,就对照着这段音频的文本去听。
很多人说,听不懂的地方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这种方法没有任何意义。听不懂就是听不懂,第一遍听不懂可能是因为精力不集中,第二遍还是听不懂,那就真是听不懂了。这时候你再去听很多遍,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罢了。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对照着文本,去听这段音频,然后去分析这段音频为什么自己听不懂,是生词的问题,是发音的问题,还是音变的问题。
音变指的是声音发生了变化,连读、弱读、吞音、增音这些都属于音变的范畴。举几个音变的例子, how are you doing? 外国人在真实的语境下说这句话的时候,就会变成 ha ya doin这个单词,不是近似【杜音】这样的发音,而是要发成近似【杜温】的音,中间的o这个字母,在实际发音的时候,因为嘴巴要撅起来发出近似【屋】的音,然后在嘴巴往回收准备念in这个音时,就会变成了win。用汉字来表达how are you doing这句话的近似发音,应当是【哈呀杜温】。
这就是为什么常常会出现,一句话里面,单词都认识,发音也没问题,可还是听不懂。因为老外在真正说话的时候,完全不是像咱们那样一字一句的念。
解决办法:
· 在日常练习听力时注意积累。
· 专门去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
4.还有一种情况,由于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口音。
先说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区别,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美式英语卷舌,英式英语不卷舌以外。还有诸如英式英语中的/?/,在美式英语中会念成/ɑ/, 如doctor,stop , hot等等。而英式英语的/ɑ/,在美式英语中又会被念成/?/, 如can,banana,basketball等等。
这些细小的差别往往就会造成你的困扰。我说的这些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差别,其实他们国内也有不少差别。
单就英国国内,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口音,有些口音真的很难听懂。咱们通常所说的英式口音,指的是rp音,rp是received pronunciation的缩写,英国女王和bbc广播节目中的发音就是rp音。但是在英国,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的人说rp音。
还有一种比较出名的英国口音叫做伦敦腔,英文写作cockney。很多人把女王音和伦敦腔混为一谈,但这二者是不一样的。女王音是rp音,虽然她生活在伦敦,但她说的却不是伦敦腔。伦敦腔是伦敦当地的劳工阶层说的一种土味英语,如果你真的听了纯正的伦敦腔,相信我,你并不会觉得好听。而让无数女生喜闻乐见,能让你耳朵怀孕的抖森,卷福,他们的口音也是rp音,并不是伦敦腔。
说完了英国,咱们再说说美国,美国虽然国土面积世界第四,数倍大于英国,但是美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口音差异,相对于英国来说要小很多。
首先美国的普通话,也就是general american,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口音,像密歇根州,俄亥俄州,明尼苏达州这些地区,讲话的口音是基本一样的,听不出来什么区别,他们的播音员也大多来自于这些地区。
但是新英格兰地区,也就是美国的东北部,他们会把what,where,when等单词念成hwhat,hwhere,hwhen。
美国南部地区,尤其是德克萨斯州,他们说的是texan drawl,这种口音的特点是讲话喜欢把声音拉长,《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剧《小谢尔顿》,里面的人说的就是德州口音。《纸牌屋》里的下木总统,说得也是南部口音,但是这个演员本身并不是南部人,他是在模仿南部口音,有些地方模仿得并不像,不过大体上还是很棒的。
总而言之,美国各地区之间的口音差别并不大,并不会像英国那样。除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外,还有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以及黑人英语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在里面,懂得这些差异,会对你的听力有很大的帮助,将来具体去讲发音的时候我再为大家详细讲解。
那么口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咱们先说回国内,南方人和北方人讲普通话,一开口,你就能听出差别来,这不是说哪个地方的人讲普通话更标准。如果你仔细听,会发现他们都是按照标准的汉语拼音以及五个声调来发音的。之所以我们听起来会有差别,是因为说话的时候,我们调用的发音肌肉不一样。
人体参与发音活动的器官有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吐字器官和共鸣器官,这些器官总共有100多块肌肉参与了发音活动,而每种语言只会调用其中一部分的肌肉来发音。
就跟你健身一样,如果你经常用到其中一部分肌肉,他就会越来越发达,如果你很少甚至不用这些肌肉,那这些肌肉就是沉默的,他们无法帮你发力。
在咱们国内,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假如从小到大一直说着某种方言,你的某些发音肌肉就会特别发达,而剩余的发音肌肉就会很小。这就造成了,当来自祖国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人,都在说普通话的时候,其实是不同地区的人,调用不同的发音肌肉,然后说着一样的话。这就是为什么,虽然都是说着汉语拼音那样的普通话,但是会有口音的原因了。
然后当我们在说英语的时候,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你的发音肌肉已经习惯了母语,这时候当你开始学说英语的时候,你是调用母语的发音肌肉来说外语,而英语本身有它自己独特的发音肌肉,所以口音就产生了。随着年纪的增大,说英语时受到的母语影响也会随之增大。因为,随着年纪的增大,你的母语发音肌肉会越来越发达,毕竟你每天都在说话,所以那些肌肉每天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另一些非母语的发音肌肉也在逐渐变得更小。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岁数偏大的人开始学英语的时候,说话口音会比小孩子和年轻人要重的原因了。
要想改善口音,你就得刻意模仿外国人讲话的语音语调,然后每天都大量地说,当你说英语的时间比你说母语的时间长时,你的口音就会一点一点得到改善。
其次,我们来解决“说”的问题。
说: 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口语。“听”和“说”是不分家的,“听”是输入,“说”是输出,“听”是学习,“说”是练习。所有的“说”都要建立在“听”的基础上。
说不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时磕磕巴巴,不够流利。
这是因为你平时英文讲得太少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多说。找部美剧,随便挑一集,把里面的对话台词抄写下来,或者直接在网上搜剧本。把不认识的单词通过查词典搞清楚以后,就开始跟读,一句一句地跟读。电视里每播出一句英文,就按下暂停键,然后模仿剧中人物的语音语调去说出来。一遍说不好就说两遍,两遍说不好就说三遍,直到你把这一句台词说得和剧中人物几乎一样的时候再去说下一句台词。
通过这种方式,当你把一整集的台词都说得非常流利后,你再凭着记忆,用英语去把这一集的剧情复述一遍。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可能说得会很少,没关系,只要你坚持用这种办法去训练自己的口语,久而久之,你能讲出来的英语就会越来越多,而且会越来越流利。这比你花大价钱去上外教课要划算且有效地多。
常常有人会说,口语不好是因为你没有英语思维,因为你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先在大脑里思考出中文意思,再翻译成英文表达出来,所以你才说话磕巴,要摆脱这种状况,就要think in english. 这种观点,乍看之下很有道理,但其实是胡说八道。
首先,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你这辈子都丢不掉。其次,说话磕巴,根本原因就是说得太少。
大家都知道《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书里的主人公在一个海岛上独自一人生活了很久之后,已经丧失了说话的能力。母语能力在缺少练习的情况下都会丧失,更何况外语了。所以,学习一门外语,一定要坚持每天学,每天用,久而久之,你说话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流利。
就像打字一样,我们在键盘上打字的时候,都是通过拼音字母打字的。你先在脑海里组织语言,然后把你要传达的语言转换成拼音字母,接着再在键盘上敲出来,最后还要从一大堆字里选出那个正确的字。看到没有?这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比我们说外语还要繁琐。但是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这么做的时候,感觉是非常顺的,这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并没有妨碍我们通过打字来交流。这是因为你每天都在打字,上班的时候在电脑键盘上打字,下班的时候在手机屏幕上打字。
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即使懂得拼音,也要在键盘上敲个老半天才能打出正确的想要表达的字,就是因为他们打字太少了,所以不熟悉键盘上字母排列的位置,然后手指移动的速度也比较慢。
而我们大部分年轻人,几乎都可以做到不看键盘进行盲打,像我就是,我没有专门学过盲打,虽然读小学的时候,计算机课上老师有教,但是那时候我每次上课都是偷偷地在玩扫雷,红心接龙这些小游戏。不过我后来却在不知不觉中,就做到了不看键盘打字,我也没有刻意去记键盘上字母的位置,但是我的手指因为经常打字,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根本就不需要思考,想打某个字,手指自己就会去键盘上敲击相应的按键,这就是大量练习的结果。因此,想要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2.说话有口音,缺少洋味。
这是因为你缺少刻意的模仿。基本上大多数学生,在上学的时候,都是跟着老师在学说英语的,除非是外教或者华裔,否则大多数的老师,他们说的英文都会有一些中文口音在里面。
还有就是,千万不要以说中文的腔调去说英文。外国人讲话是很夸张的,而中国人讲话是很平的。很多人,在学英语的时候,尤其是发音的时候,是用理解的方式区学习,而不是模仿的方式去学习。
举个例子,比如you这个单词,够简单了吧?但就是这么简单的单词,一百个人里,几乎九十九个人的发音都是错的。这个单词的音标是/ju/,其中/u/这个音,在念的时候,嘴巴要撅起来。而假如你以理解的方式去学you这个单词,你会发现它和中文【又】这个汉字的发音是一样的,但是【又】这个字,我们在念的时候,嘴巴并没有像英文/u/这个发音一样需要撅起来。
接下来,重点来了,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种,当你去念are you ok这句英文的时候,假如中间的you,你是按照汉字【又】的发音去念的话,这句话你是无法连读的,你只能把这句话里的三个单词一个一个蹦出来,这是典型的中式发音。
第二种,当你去念are you ok这句英文的时候,假如中间的you,你是按照英文/ju/的发音去念的话,这句话你可以读成 are you wou kay,这也是老外的实际读法。
因为you的尾音是需要把嘴巴撅起来的,当你念完you,准备念ok这个单词的时候,你的嘴巴是要把原先撅起来的部分往回收的,这时候就会出现音变现象,多出来了一个/w/的发音。
大家可以去听听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smooth criminal》,这首歌的歌词里,are you ok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可以听听看这句话的实际发音是怎样的。之所以强调要连读,是因为,中文的发音是【点式发音】,而英文的发音是【线式发音】,大家都知道,连点才能成线。
在这里我想就着这个话题多说几句,对于学习这件事来说,最悲哀的莫过于,该理性的时候感性,该感性的时候却理性。
数学是一个需要十分理性的学科,它的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你就需要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怎么做?就是把未知的概念和已知的概念建立联系,从而去理解它。但是很多人却用一种很感性的方法去学习,就是记一堆公式,在考试的时候生搬硬套,这就是典型的用感性思维去解决理性问题。
学英语是一件需要调动你感性思维的事情,很多人却试图用理性思维去学习一门语言。你不能说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但是,你得认清一个现实,在我国,百分之九十九的英语老师,是没有能力去把英语解释给你听的。所以,他们只会让你死记硬背,而且还信口雌黄地跟你说,只要你的英语能全部背会,考试肯定会得高分。what the fuck ! 死记硬背是这个世界上最愚蠢的学习方式,没有之一!
举个例子, 介词in和on在交通工具前该如何选择。我自己包括我周边的好多朋友,在谈及当年学习这个知识点的经历时,无一例外,都是被老师要求死记硬背,导致有些人直到现在还是分不清该用in还是该用on。
但现在我只需要说两句话,立刻让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永远都能分清楚交通工具前到底是用in还是用on。
凡是成年人可以在这个交通工具里站起来的,前面的介词一律用on,on the bus, on the plane, on the ship, on the train, on the subway. 凡是成年人不可以在这个交通工具里站起来的,前面的介词一律用in,in the car, in the taxi.
看到没?只要你能把某些语言现象解释出来,根本不需要记。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说,百分之九十九的英文老师都没有这个能力去把英语解释给你听。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理性思维特别重的人,是很难学好英语的。这类人,学任何东西,都是从理解的层面去学习的,去穿透表面深入到内部层面去学习的,你让他们在没有搞明白某个语言现象的情况下,去死记硬背,这简直是要命。于是,本可以成为国之栋梁的祖国花朵,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但是,有类人能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是在面对应试教育时,他们能把英语学得不错,那就是感性思维比较重的人。相比于理解一件事情,他们更偏好记忆一件事情,但是他们却不擅长数理化这类偏重逻辑思考的学科。这类人里,女性的占比相对较大,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全国各地的高校里,外语专业的女生通常都是最多的。
女生普遍比男生的韧性强,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即使遇到挫折,遇到不甚理解的东西,也会坚持到底,而男生往往就会半途而废。所以,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如果你无法尽善尽美的做成一件事,你至少把这件事给做完,而不要因为无法出色的完成就选择不做。
总体来说,学英语这件事,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依靠你的感性思维来发挥作用。因为语言这个东西,它是活的。
再举个例子,long time no see,这句话是典型的中式英语,在一百多年前这句话就是错误的,但因为说得人多了,现在这句错误的话又变成了对的,甚至被写进了教科书和词典里。
所以语言它不像数学,一加一就是等于二。一百年前是,一百年后也是。因此,我们学英语,前期的时候,少去纠结一些语法现象,而是去模仿,并且是不假思索的模仿。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要求自己用词要精准,语法不出错。一旦有这些观念,你就会陷入理性层面,一旦陷入理性层面去学英语,你就学不好了。
即使是英语系国家的人,在他们还是婴幼儿的时候,讲话也是只会用现在时态,动词也是只会用原形,跟咱们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没啥区别。但是小孩不怕犯错,不停地模仿大人说话,并且大量地接触正确的英语表达,久而久之就把语法内化了。所以,学英语的正确姿势,应该像画画一样,先打草图定位,画出大概的轮廓,然后再去抠细节,而不是指望一下子就能画出一个蒙娜丽莎出来。换句话说,先从整体上把握,再到局部去深究。
拥有感性思维的典型群体就是文艺工作者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歌手、演员还有主持人的英语都还不错,至少口语这方面还不错。像张靓颖,倪妮,汤唯等,最让我惊艳的一个要属和珅的扮演者王刚老师了,他的英文讲的是真不赖!
3.讲英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语法错误,用词错误。
对于口语来说,语法错误在所难免,即使是英美国家的母语人士,在讲话时也会出现语法错误。这个现象在所有的语言里都会出现,中文也不例外。下次你可以试着听听周围朋友的讲话,假如你语文水平还可以的话,绝对能从人们的日常讲话当中揪出语法错误。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进行日常交流。
但是写文章就不一样了,你很少能从正规的出版物里找出语法错误,甭管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是这样。
我们中文里有一个成语,叫做【出口成章】,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口才好,说出来的话像文章一样。所以,假如你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的话,还是尽可能去纠正自己口语里的语法错误,这就要求你进行大量地阅读并且结合语法的学习。
语法并不是像某些人说得那样,根本没必要学。你不能因为学不会,就不去学。学不会是老师的问题,不去学就是学生的问题了。


语里除了语法错误以外,另一个经常出现的就是用词错误了。用词错误,这就是我在最开始说得,背单词时,只知道拼写和中文意思,不知道怎么用。比如internet这个词,我经常遇到有人说 i often buy goods in the internet,或者说i often buy goods by the internet. 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i often buy goods on the internet.
所以一定要去真正学会一个单词,在这里再跟大家啰嗦几句。单词量和词汇量是不一样的,一个拥有两万单词量的人,ta的英文水平很可能不如一个拥有五千词汇量的人。
单词量就是只知道一个单词的拼写和中文意思,而词汇量既包括了单词量,还包括这些单词的用法,即由该单词所构成的搭配、短语、句式等,甚至还包括同义词的辨析。
比如learn和study这两个单词,都是学习的意思,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learn指的是你学会了某项知识或技能,强调的是结果,即“学会”。比如:i learned to drive when i was 18.我18岁时学会了开车。即开车这个技能我已经学会了,所以这里用learn. 而study指的是学习这件事本身,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但是并没有完全学会某个知识或技能。比如:im studying to drive now. 我正在学习如何开车,即还没有学会,所以这里用study。
由于篇幅过长,我将在下一篇文章里,为大家继续详细介绍英语的“读”和“写”该如何学习。

acad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