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三个步骤干货

如何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三个步骤干货

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自以为丢弃英语课本许多年,英语已经回到了零基础的孩纸们,希望你们可以相信我,即使只是接受了义务教育里的英语课程,你们的口语也可以轻而易举地重拾起来。


Lera Efremova

第一次发现自己英语还真的挺不错,是和法国好友小K一同参加完烤肉派对后,他身边的朋友纷纷笃定英语是我的母语:“本来看到你想着肯定是中国人呀,结果和你聊天以后,还比较确定,你应该是美国华裔吧?”

那时当作玩笑话心里却也乐滋滋的,不是因为被认为是美国华裔很洋气,而是,自己的口语竟然已经到了可以糊弄他人被认为是母语者的程度了,它真真正正的成为了我的工具。

后来,这门工具帮助我参与了一档与美国纪录片频道PBS合作拍摄的机会,也

为音乐公司接应过大大小小来自全世界的歌手艺术家,我做过新东方老师,自己也开过无数的私课与培训,被认为是母语者这样的猜想又屡次被国内外的服务人员,路人,新朋友再次确认过,心里终于敢于默默认可自己的英语能力。

没错,大学的主修本来就是英文,研究生也是英语新闻学毕业,书面上看起来拥有高超的外语能力本就是既定事实,可是,就我的生活经验来看,那些学历与校内的教育支持并没有成为“会说英语”的担保条件,尤其是对于前21年都生活在国内西南地区小城镇的我,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当然,同样出生于小城市,从未出过国,或许还从未出过省的英语达人也大有人在,这篇文章不是用来告诉你们我的英语有多好的,而是分享一下,这一路坚持的过程与技巧,希望能有一些激励的作用。)

最近在与我上口语课的学员纷纷表示,突然不再像从前那般如此胆怯与外国人开口说英语了,即便还是有大量词汇与表达的空白,却陆陆续续因为得到了外界的肯定,而飞速前进呢!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无论是在教授,还是在学习时,所帮助过我的心态与技巧。

01. 发音,口音

19岁那年,我在成都的青年旅舍认识了直到现在仍然是好朋友的美国人凯文(他现在在微信工作),在聊到美国NBA的时候,我是以最舒服最天然中式的口音在发N这个音,所以读出来便是一个标准的“恩-哔-诶”,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完全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觉得难以置信,NBA呀,全世界都知道的NBA呀!他则一脸懵逼,场面一度十分尴尬。直到我不得不丢出科比、乔丹的名字时,他才反应过来原来我在聊篮球联赛NBA,于是,郑重其事地给我上了一课N的正确发音,原来这个音与我们拼音里的N大相径庭的。

拼音里的N在发音时嘴巴是差不多封住的,而且声音从口腔的中部震动,而英文里的字母N则口型张大,甚至类似于发梅花音那样的嗲,声音从口腔前部推出。

(感兴趣可以在公众号回复「字母发音」获取容易犯错的字母发音视频)

从那天起我便认识到了发音的重要性,但是!需要非常大声强调并吆喝的一件事情是:没有外国人会真正在乎你的发音究竟是否完全标准。

我常常举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要求学员的口音一定要做到完美的美式、英式或是澳式,而是这个经典的例子告诉了我们,即使我们在沟通时遇见了看似尴尬的困难,也可以轻易地用补充信息化解。

所以,任何吹毛求疵并花费大量时间,强迫你一定要发音标准或者完美的培训课都是——浪费时间(除非你是幼儿指导,希望能有收获良好基础)。如果每一个学习外语的孩子都必须做到发音和母语者一模一样,那学习语言的乐趣与自我的身份特征便都被莫名侵犯了,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有多少名人正是因为他们具有标志性的口音而被人称道的:施瓦辛格(德式)、赫芬顿(希腊式)还有黄西(中式)那与众不同的相声调子。

(关于外国人的英语口音我有专门做过视频分享,公众号回复:口音)

我就是认为你的口音很可爱,只要你肯说,就是很迷人。

所以在发音上我想给出的建议是:过一遍与中文大不相同的音标即可,尤其重要的是了解它发音的准确位置,以自己最自然的方式朗读,即可。

02. 搭建语料库

掌握好语音与基础语法句型结构以后,也就是初高中或者大学时代所上过英语课的水平,我最常听到两个问题,第一: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第二: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同学,也常常陷入这样无奈的困境,好像深根蒂固的中国文化让我们对那些“奇装异服”的外来

人只有无言以对。在向外国人教授中文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汉语思维,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不是中国人,全世界都是外国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使用foreigner的频率比起西方人来说更高。

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因为长时的侵略争战,他们更喜欢在语言里用具体的国家或者大洲来求同存异,外国人不仅仅是外国人,而是亚洲人、美国人、德国人、突尼斯人等等。

我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尤其是英语,必定会大量地去接触西方文化,而想要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小伙伴们顺利交流,那必然还是需要了解他们的思维路径,所谓的用英语思考。

我很喜欢一句话:The more languages you speak, the more people you are.

「你会说越多的语言,你便体验越多的人生」

所以,当我们没有直接的语言环境时,搭建语料库的意思是通过电视剧、电影、音乐歌词、文学作品或者是与外国朋友直接接触时,积累下来最符合自己情况,最适合自己风格的一些短语短句。

念大学的第二年,我们学校第一次迎来了两位来自英国的高中毕业生,他们通过gap year的项目来到中国体验文化,在外教的撮合下,我们与他们开始频繁的见面并成为了好朋友,那时对自己的英文能力还相当没有自信的自己,在他们一次次的鼓励下交流得越来越顺畅,因为我开始大量地模仿他们说话的方式。

例如,在约晚饭的时候,我很想客套地先问一句“吃过了吗?”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该怎么编辑这条短信,eat? ate? eat already?等等,对方则刚好先发送了一条短信给我:“Eaten yet?”这样一个简单的句子便成为了我语料库里的小小武器,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然而然地使用起来。

(关于如何有效地搭建语料库参见上文:如何创造有效的英语环境

03. 造句练习

搜集语料库与各类短语还只是建筑的根基而已,想要一飞冲天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原创的能力,也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用英语的结构重新组织出来,这便进入了第二个问题:该怎么说?


我在微信上口语课时最喜欢的方法便是造句。

就像小时候的语文课那样,用频繁的重复形成坚不可摧的认知能力。当然,小明不再是我们造句的主角了,主角是你自己。你来自于哪里?你有什么喜好?有什么底线?你做着什么样的工作?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憧憬什么样的未来?这些都是最息息相关的话题,我们就算学会了100个最重要的句式与语法点,却没有尝试独立举例结合自身生活复述一遍,也只是徒劳无功而已。

我的造句练习最先来自于写日记,还是青少年的自己因为不希望被妈妈读懂心思,而努力将日记转化成学校里学过的英文,这种看似微不足道地努力却给了我无数次造句练习的机会,尤其是频繁使用课堂上刚刚学过的语法点,甚至是一种毫无意识的进步。

后来,搬到上海以后,因为工作与学习需要,大量地与外国人直接接触,因为每天都需要准确地表达自己,所以每一条短信,每一个问候,每一次交谈都是我造句练习的机会。如果没有足够的基本功或是机会做到现实场景的练习,那我会建议给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

例如,许多小伙伴有私信向我询问新概念等传统教材的功效,于我来说,无论是电影类文化资料或是文本类专业资源,都有其巨大的潜力。如果你的手上拥有双语教材,那么其实可以尝试将中文部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一遍英文的版本,再与书本上的英文原版对造修改。

在微信上利用业余时间教授口语课时,也有学员对造句的过程感到过挫败,“我现在是有时间去查字典,写下来还有修改的机会再把作业交给你的,可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准备空档呢?那都是当机立断的紧迫情况呀!”

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困惑,可是如果连这种最基本最基础的单句造句练习都没有的话,想要在日常便出口成章顺利沟通必定是痴人说梦。想必大家都应该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在长时间追一部剧的时候,无论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还是韩语,都觉得自己渐渐地能够听懂越来越多的词汇,仿佛下一步自己就差一点可以开口说了,可是当我们真正尝试运用的时候,又语塞到汗流浃背,那些似乎耳熟能详的词汇早已不

翼而飞,这便是缺少造句练习的直接病症。

结语

在做英语陪伴型老师的这些年来,我接触过形形色色想要把英语说好的学员,那些努力或者说最后“成功”了的各位都拥有一副相同的模样,那便是相信:学习英语的技巧很多,但是说好英语的捷径是没有的,他们并不会责备自己天资不够,更不会埋怨时机不好(最大的学员有43岁),他们所深信的都是:积累与练习的成果,即使还不够完美,只要比昨天更好一些,便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这是我在我的学生身上所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谢谢你们!

我非常鼓励自学,即使是设计的课程也是为大家未来更长的自学之路打下根基,如果你有兴趣和我在微信上用英语侃大山学习英语口语,欢迎报名口语课课程,请先在公众号回复「尝鲜课」获取一节免费的课程,了解更多回复「口语课」。

相关阅读

五个将改变你一生的英文podcast
我是如何将英语词汇量提到2万5的?
西班牙语入门这件小事(2个月达到A2)
我是如何用六个月将德语学到流利的(干货)
有哪些好看易读还颠覆人生观的英语原版书

更多信息:

公众号:醒awake(语言资料与口语课程)
淘宝:醒awake极简生活

acad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