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日常英语口语(优秀7篇)(幼儿日常英语口语视频教程)

幼儿日常英语口语(优秀7篇)(幼儿日常英语口语视频教程)


要想练好英语口语,不能仅仅只在老师的课堂上,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练习要放在日常生活中,让自己长期处于口语练习的氛围。英语口语灵活多变,多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儿日常英语口语(优秀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一(1)指导孩子看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立意高、并且有学习意义的故事和书刊:
让幼儿多听、常看、勤讲,日积月累,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2)教会孩子归纳总结所看书的内容,
比如用一句话归纳这个故事该怎么说,用两句话归纳这个故事该怎么说,用三句话归纳这个故事该怎么说,有时候和孩子比赛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把事情的内容讲清楚,越短越好,孩子在看书读书中游戏亦能玩的兴致很高,不亦乐乎。
(3)训练他的表达能力:
有时候和孩子一起看完一个故事后,我提议和孩子一起来演绎所看故事的内容,家长和孩子各扮演一两个角色,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而一个幼儿想用语言进行社会性交往,是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有效地得到情感,智慧和语言交往上的满足的,他们只能在自己的世界—-游戏中得到满足。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出于游戏的需要幼儿必须以角色身份出现,用角色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这时他既是角色又是自己。在游戏中,他们学会发现自我语言与他人语言的区别。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扮奶奶的孩子对同伴态度不好,同伴就会提出抗议:奶奶说话不是这样的。一方面,他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奶奶”,但另一方面他又必须改变自己的语言输出方式,尽力去模仿“奶奶”的口气,从而在游戏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了孩子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4)引导他阐述自己的观点:
比如小兔在森林里玩遇到危险,小熊勇敢救人的故事,重点突出的是“小熊救人”。合上书本后让他自己来组织语言讲述故事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和孩子一起看,在孩子看不懂的地方为他讲解,在一些地方做适当的横向延伸,用以拓宽孩子知识面,增强现实运用能力。
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期。应特别关注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让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求,有与人交往的需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幼儿在听故事和看书中学会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语言的学习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当时的需要,并为幼儿口语表达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二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来选择图片,激发其兴趣。
一般情况下,我会着重选择一些比较有趣,适合班中幼儿阅读的图片,重要的是以情节简单、能够激发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不会感到困难,又让幼儿能读懂画面内容;其次是为幼儿提供简单的一两张连环图片,供幼儿讲述。这样幼儿也不会对看图讲述这一活动感到讨厌了。并且幼儿在轻松的看图讲述中也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讲述欲望。
二、合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能理解图意。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只有认真观察到画面所传达的每一个信息(如:心情、地点、动作、天气等),那么把画面的内容就能大致的掌握好。所以教师要合理引导幼儿,帮助他们更好的来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的开放性提问,如:他们在干什么呢?
为什么表情会是这样?会说些什么呢?等,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述能力。
三、指导幼儿重点讲述,加强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先让幼儿了解怎么来看图讲述,应该如何抓住画面的重点进行表述?而不是盲目的看着图片对无关紧要的事物来唠叨个没完。这需要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比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幼儿一眼看到图片上的哪个部分是最显眼、尤为突出的,就将这一画面意思进行分析并大胆来讲述。当然在说的时候教师也要适当的引导,以防思路太过偏。
四、在看图讲述中提醒幼儿用词得当,积累相应的词汇量。
词汇的积累也是靠平时努力的结果,所以在看图讲述中,教师可以将幼儿说到的词来着重强调下,或者是把幼儿所提到的词调换成好听的词,让幼儿来说一说,这样印象也比较深刻,久而久之,也会将一些优美的词加上。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词汇,还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它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让成人或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在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3至4岁的幼儿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形。也就是说3-4岁的幼儿是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最关键时期。但通过与3-4岁幼儿的接触后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以下现象: 3-4岁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有的幼儿能较好的用口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有的幼儿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却存在发音不清晰、语序颠倒、代词使用混乱、发单音节多于发多音节、用词不规范、语句不完整等现象。针对以上的现象,结合自己对语言教学活动的探讨,个人认为采用“谈话法”可以有效的促进3-4岁幼儿口语的发展。
谈话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语言交往,即以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或讲等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一种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谈话活动。基于3-4岁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创设宽松的氛围使用谈话方法更有利于幼儿口语的发展。
一、创设宽松的谈话氛围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抚爱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说话的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 如:我班的张惠程、刘家良小朋友,一个似有满腹经文,一个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金口难开”。为了“锹开”他俩的“金口”,我们经常靠近他们,与幼儿谈他的家人、谈趣事,谈近来他们关心的事,对他俩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地表扬,多给他们一个笑容、一个抚摸、一个搂抱、都将成为让幼儿说话的一把金钥匙。几周下来,惠程愿意与同伴交流了,家良肯主动地告诉老师他做了什么事了。这时我们发现原来他们并不是两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其实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都还不错。特别是张惠程小朋友,由于家长平时较注意丰富她的语言词汇,因此他能正确地使用量词、色彩的形容词进行口语表达。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宽松的语言环境是发展3—4 岁幼儿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在日常谈话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的重要途径,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幼儿发音正确与否,词汇的掌握情况,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的层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发展幼儿的口语
(一)教师通过与单独或少数幼儿谈话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与单个幼儿或少数幼儿谈话中,可以比较具体的掌握每个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增加指导幼儿练习说话的机会,及时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错误并给予纠正。以下谈谈在个别谈话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幼儿发音不清晰、发单音节多于多音节 幼儿虽然已有3-4岁,但仍有个别幼儿口语发展较慢,出现发音不清晰或只发一个单词句。如我班的吴安之、吴泽昊小朋友,发音含糊不清,对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常说“不”“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指导幼儿慢慢的从发单音节的词发展到发多音节的词并放慢讲话的速度,要求幼儿将事情的大意用一句话讲清楚。
2、代词使用混乱 代词的使用对3-4岁的幼儿来说相对较抽象和较困难。他们较分不清“你”、“我”“他”的关系。如:我班的黄泽真小朋友在开学初哭着要找妈妈,可他却说“我要找你妈妈啦!”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们单独与他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拿出各自喜欢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指导泽真学说短句:“这是我的妈妈“”,“那是你的爸爸”,“这是他的爷爷”。从而让他分清三个代词分别所代表的对象。
3、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 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而语言又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由于3-4岁的幼儿思维能力较差,以至出现语言构思不严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正确等现象。
如:有的幼儿对我说“我有新笔,妈妈买的,昨天。”这就是幼儿因上述原因出现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指导教幼儿学习说话时应先想好,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来讲述一件事情,慢慢地幼儿会讲较短的一句完整的话了。
(二)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幼儿发展口语的另一主要的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口语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好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发音及病句。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的交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或纠正病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三、家庭中的日常谈话对幼儿口语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同时,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着丰富词汇、发展口语的很多有利条件。
如:幼儿接触到的词句都是与具体事物、具体动作同时出现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语言多是常用的、反复出现的易于加深幼儿印象和理解。家长应善于抓住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的时机:在教幼儿穿衣服时,教幼儿正确叫出各种衣服的名称;在盥洗时,教幼儿说出盥洗用具、盥洗动作、面部或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带幼儿外出时,主动与幼儿交谈,向幼儿介绍所见到的能理解的事物,同时丰富有关词句。
在家庭中的日常谈话中,家长最容易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问题,如发音不准、用词不当,口吃或语病等。发现以上任何问题,都能通过示范及时纠正,要发展3-4岁幼儿的口语就事半功倍了。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四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和最佳期,在此时期如果能给孩子以正确的教育,就会给他们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但在孩子发展语言的黄金阶段,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诱导孩子想说、敢说、会说,充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
“科学始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础。用直观、形象的动植物标本、玩具、头饰,能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较容易得把自己看到的现象表达出来。而且,我依据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小奖品的心理特点,制作精美漂亮的小奖品,用鼓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在课堂上,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了不同的教具和小奖品,如在认识“家禽家畜”时,我让幼儿先观察动物标本,当形象逼真的ji、鸭、鹅、兔等出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尽显出了一种本能的喜欢小动物的情感,观察时注意力格外集中。在引导幼儿观察以后,便要求幼儿按观察的顺序有步骤地讲述各动物的特征,他们很快地讲出了小动物的长相“身穿白衣裳,头戴大红冠”“扁扁嘴巴,会游水,会捉鱼”,发言很活跃,连很难理解的鸭子脚上有“蹼”也在对比中讲得很准确。针对教学内容,我还制作了许多的小鱼、小鸟、小青蛙的小纸偶。在进行讲述时,谁答对了小动物的特征,我就奖励他一个同样的小动物。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
二、创建宽松的环境,提供幼儿敢说的机会。
在集体中,总有个别孩子性格内向,上课不举手,不敢回答问题,更不要说活动中展示自己。因此,在教学中,在生活中,我们要多为孩子创建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让幼儿试着说,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使孩子敢说。首先,在平时生活中,在课间多与不爱说话的孩子交谈。促使孩子说。如:你家里有什么人?爸爸在哪儿上班,妈妈呢?早上谁送你来的?你回家最喜欢干什么等问题。或者请孩子讲讲,什么都可以,讲他听过的故事,事情或者新闻。同时老师别忘了积极地引导与鼓励。其次,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经常地组织才艺展示。
对于胆小的孩子说,面对集体的关注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直接面对集体,会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压力,有可能刺激孩子由最初的胆怯转为惧怕。能在生人或众人面前大胆讲话,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飞跃。所以,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合作性游戏,在合作中促使这些孩子积极参与。多关注这些孩子的一举一动,对进步的地方及时表扬鼓励。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用亲切的歌声与他交流,用温暖的手握住他,他就会多一份胆量。渐渐的孩子变得勇敢、自信,敢于说话,敢于展示自我。从而来发展孩子的语言,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三、抓住锲机,培养幼儿会说的能力。
在孩子乐于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的生动、贴切些。在日常生活中,如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像小船”、“松树针叶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如:讲怎样溶化的快一些。我先让幼儿把一些能溶化的物质“糖、盐和一些不能溶化的物质“沙子、石子”同时放在一盆水中,先用筷子搅一搅,然后再捞一捞,观察并说出那些东西不见了?为什么?再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实验,让幼儿说出实验的方法、步骤,以及同种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过程。这样持之以恒,孩子的语言慢慢地就会干净利落、完整顺畅起来了,思维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集体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为他们创造说话的环境,使他们敢说、想说、喜爱说、有机会说,要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幼儿逐渐积累起一定数量的积极词汇,拓宽幼儿的思路,培养能动性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五一、活动背景
对幼儿来说,学习内容应该是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是能以经验的形式呈现的。让幼儿熟悉周围的环境,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的蔬菜,建立相关的概念,并在游戏中有礼貌地求助和感谢他人的帮助,体验生活和乐趣是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把整个活动放在一个幼儿感兴趣的,比较熟悉的特定环境中来进行,幼儿参与性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体现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二、活动实录:
第一环节:简单谈话引出主题
师:小乖乖,妈妈去买菜,你们愿意和妈妈一起去吗?(幼:愿意)
(评析: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出现,亲切地称呼小朋友为小乖乖,一句简短的话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建立了感情,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节:学习有礼貌地求助和感谢他人的帮助。
(评析:鸡妈妈和狗妈妈这两个角色是幼儿所熟悉的,激发了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愿望。并通过问路这一环节,表演和语言的启发,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乐意参加游戏,在学习中有礼貌的求助和感谢他人的帮助。)
4、买菜。
引导幼儿有礼貌地和阿姨打招呼,大胆地说出自己想买的菜。
学习短句:“阿姨,我想买╳╳菜。”
(评析:幼儿当顾客,老师当营业员阿姨,用这样的身份来处理问题,能激发幼儿思考的积极性。在这买菜的过程中,与营业员阿姨的交流中,学会了使用礼貌用语,礼貌的与交往,也提供了全体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幼儿积极交流的愿望。)
第三环节:买菜回家。
我们边念儿歌,边回家。(儿歌:小乖乖,去街街。陪妈妈,去买菜。猪肉、鸡蛋、大白菜,嘿吆嘿吆抬回来。)
活动评价:在本次活动中充分考虑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注意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识事物的特点,紧紧抓住了一个“买”字,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学习,整个活动生动自然,效果明显。
1、活动环境和谐,把活动室布置或菜场,让幼儿置身于有趣的情景中积极地学习活动。
2、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以妈妈的身份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和谐的气氛油然而生,使幼儿无拘无束地投入活动中。
3、活动过程自然,巧妙地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听着欢乐的音乐进入活动室(菜场)自然地向鸡妈妈、狗妈妈问路,玩买菜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活动目标。
4、值得注意的地方:当小朋友称阿姨是买菜阿姨时,教师应纠正为:营业员阿姨。这样可能更规范一点。
所思所悟:通过上述活动,我也真正理解了爱因斯坦说过的话,即使是一头贪食的猛兽,在它不想吃食的时候,硬塞给它吃的也会破坏它贪婪的天性。教育不是灌输,而是诱导。他还指出过教育的三种不同心态,即恐惧心态、好胜心态、好奇心态,结果有天壤之别。前两种教育形式会破坏孩子的求知欲,第三种才是最理想的教育。在这里让我想起当前有很多家长在孩子练琴时,就规定孩子一定要达到多少级,而不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结果孩子可能经历了磨难达到了目的,但学习的胃口破坏了,学习的欲望没有了。我认为教育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让孩子体会到快乐,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学习的苦头,快乐的学习才能提高孩子的兴趣,快乐的学习才是持久发展的动力源。
游戏对幼儿的心理的发展有极重要的影响。这是由于在游戏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探索各种事物的性质、作用和关系,从而能细致深入地理解事物。同时,在游戏中也培育了幼儿的言语、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尤其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活动中,也发展了愉快的情感和坚毅的意志性格等。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妥善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六起初,幼儿刚刚接触到早期阅读时,没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一下子利用图书来进行阅读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创设一些单幅图片的阅读环境,这种简单而基本的阅读方式更容易引起幼儿的阅读欲望。通过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欣赏图画,使孩子对图片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看图讲述,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在班级中分别创设了瓷砖画阅读、幼儿绘画作品阅读墙、主题墙阅读、说新闻、汉字墙、诗歌墙、看图编故事、歌曲墙等等,引导幼儿利用早晨来园、课间、中午安静游戏、区角活动、下午离园时,组织幼儿进行阅读。另外在家庭中,我们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美术作品编成故事讲给家长听,并请家长配合记录下来,以此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早期阅读不单单是图书的阅读,还包含对文字的阅读,一些简单的文字我们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图谱形式呈现在孩子的眼前。在阅读的初期,需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首先应让幼儿了解图谱中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然后逐步习得完整、连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在研究中我们创设了一些图文并茂的环境,诗歌是我们最常用的,我们经常以图谱的形式来表达诗歌,这样孩子们可以用边点图谱边念诗歌的方法来进行阅读,这个办法非常好,根据图谱孩子能很快掌握诗歌,同时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文字。
支持鼓励,互动推动——让孩子们活动中如虎添翼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们自己所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向孩子学,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以鼓励,以支持,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尊重个性差异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纲要》中也多次提到: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用心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意味着还孩子思维的自由,还孩子表达的自由,还孩子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对孩子想像的放飞,对孩子个性的认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为了使幼儿更好地独立思考,教师应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适时的表扬与鼓励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例如:在主题活动《咚咚隆咚锵》的教学中,孩子们有的用锅盖、有的拿铝盆、有的搬来桌子、椅子、瓶子和木头,甚至连自己的身体也成了孩子们分外有趣的学习工具,他们自由地玩弄着身边可取的物品,敲锣打鼓,咚咚锵锵,叮叮当当,越敲越高兴,越敲越陶醉于其中,不同的孩子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究声音,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对声音和打节奏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他们拍手、跺脚、击掌、敲敲打打陶醉于一片无限想像和创造的空间,主题也随之不断拓展和生成。
●家园密切合作
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或“以实际生活为中心”或“以事为中心”。“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发出来的,从生活中发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因此,“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幼儿由于年龄小,更多的生活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
有人说“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家长资源对幼儿的主动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瑞吉欧教育主张:幼儿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在互动过程中,幼儿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互动合作”包括教师和学习者的互相沟通,关怀和控制的不断循环,以及教育活动相互引导的过程。这种对家长、教师和幼儿互动、合作关系的看法,不仅使幼儿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同时还加强了幼儿对家庭、团体的认同感,让每个幼儿在参与活动时,能感受到归属感和自信心。在主题活动“兔子”中,家长给我们提了许多的建议,如:让孩子把兔子轮流带回家做客,原来把孩子送来就匆匆离去的家长,在这次的活动中经常驻足观看“家园互连网”上陆续张贴的有关兔子的内容。在“求助热线”栏目中,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及时帮助。“请您是否能告诉我兔子爱吃什么?”的求助热线一贴出,家长们纷纷把自己所知道的答案告诉了老师,有的家长还亲自到菜园里拔地瓜藤、花菜叶,从家中带来青菜、谷子、豆子给小兔吃,给孩子们频添了许多的欢乐。在幼儿园,孩子们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回到家,还会把自己所知道的或是疑问讲给父母听,和他们进行讨论。家长及时记录幼儿的讲述和疑问,并反馈给老师。有许多在幼儿园无法完成且又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只有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如虎添翼,让我们孩子尽情享受探究实践中所带来的快乐。
总之,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实践,按照陶行知的要求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努力使孩子生活在思考和探索的世界里,让孩子充分享受“活”、“全”、“创造性”的教育,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如何尊重孩子,让家长满意,让孩子快乐
现在许多家长,因为一个家庭只生养一个孩子的原因,对孩子很是宠爱,要什么给什么,提出什么要求,家长也会尽量满足,也许很多家长以为,现代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爱就应该体会在注重尊重幼儿,认为这是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自尊的好方法。的确,尊重幼儿是培养幼儿独立人格、独立行使权力的有效途径。
但是,有些家长片面地理解“尊重”,认为尊重儿童仅仅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姑息迁就,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将会使孩子养成“任性”、“惟我独尊”的坏毛病。
由此,这些孩子在幼儿园中,在和其他孩子一起生活学习的集体中,也时常会把在家里的这种优越感带来班中,有些甚至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听我的”、“只有我才是第一的”这种唯我说了算,优越十足的超人,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对于我们幼儿教师的教学教育,也增加了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往往成为班中纪律的头号大敌。
那么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中,面对这些现代孩子,我们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型的教师呢?
我想首先我们自己要树立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知道“人”是独立的人,更是社会的人。独立的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社会的人又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了解孩子,尊重他的选择,满足他的要求,帮助他慢慢体验独立,学会独立;又要使孩子懂得人还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成人之后才能够遵纪守法。
尊重涉及的问题是一个交往的问题。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独立行使自己权利的权利。但并不是只有孩子才有这个权利,强调尊重儿童是告诉成人不要因为孩子小而忽视他们的独立人格,侵犯他们的权利,不要只把儿童当作小孩,凡是都得听大人的。同样,一味的姑息迁就孩子,把尊重儿童变成凡事都得听孩子的也不正确。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自主、自尊、独立是每个人共有的权利,即便今天我们都来“迁就”她,你能保证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吗?
让爱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田案例
在学习《指南》中,我有自己的一点感受。首先在课前要熟悉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制作教玩具,不大无准备之仗。在活动中,用平等的高度、亲切、自然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在课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反思,改正缺点。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对孩子要有耐心、细心且有恒心。特别是要有爱心。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们也总是在说,要做好一名幼儿园老师,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有爱,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接触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所以我们教师更应学会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爱,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感情。那么老师的爱更是博爱了。幼儿园的小朋友是调皮的,是好动的,是可爱的,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家是小皇帝、宠儿。小朋友犯错误是正常的,“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而如何应对活动中的突发事件,正确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错误,提升孩子的心灵素养,是我们教学工作中重点任务。
我们班有这样几个孩子:
1、钱思解:这是个性格既怕羞又调皮的孩子,家庭情况也比较特殊,自小爸爸不在家,在中班第一学期爸爸回来后和妈妈离婚,离了又合,合了又离,现在跟爸爸一起,而爸爸老是出去玩牌。在这种情况下是小思解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上课不好好听,小屁股耐不住寂寞非常调皮,有时感觉他又很害怕老师,有时却又能对老师的存在视而不见——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对策:在一日生活中经常关注他,和他交流。与他奶奶取得联系,家园合作,共同教育。每次来园我总是主动和他打招呼,并摸摸他的头,让他觉得老师是爱他的;在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让他能感受到像妈妈一样的爱;平时多与他谈心,和他聊聊自己的朋友、喜欢做的事情,鼓励他大胆地表达;上课他做小动作时就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转移其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调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想通过自己独有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孩子”,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2、屠晟昊:这是个既调皮又聪明的孩子,思维能力和表现力都很强,除此之外的最大特点就是好动、顽皮。对策:他非常爱玩,每次的自由活动时间就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不可否认他的作品非常有创意,但就是常常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最终以他人哭而告终。于是我就把最大的头衔—-大班长给了他,这样的“委以重任”使他很自豪,懂得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责任感也增强了,现在他每次看见有小朋友吵架他会去劝架。以前每次体育活动的时候,他总是这里撞撞,那里碰碰,总有使不完的劲。针对他表现力很强的特点,我就创造机会让他做游戏的“主心骨”,比如在“做作业”时让他收本子,在“揪尾巴”游戏中让他当有尾巴的小松鼠等。这样他莽撞的机会少了,能力却有了很大的提高。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孩子”,就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优点,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如果教师不能满足他们这种欲望,他们就会通过捣蛋、打闹等不良行为来“宣泄”.会变得更加调皮。
3、庄羽佳:这是个看起来很文静的女孩子,可是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她的声音很“响亮”;老师在上面讲课,她也在底下谈笑风生;老师单独提问她时却“沉默是金”。
对策:多创造机会让她回答问题,并能耐心地倾听她说话;在角色游戏中让她担任一定的角色。
从我们班这三个“调皮孩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虽然调皮,但也各有特点,各有长处。作为老师,应该全面地了解孩子,用爱心和耐心去悉心地呵护。“调皮”这样两个简单的字,可以说调皮的孩子大都是聪明的,也是有一定能力的,虽然他们好动、淘气、自制力差等,但我相信通过我们在教学中的因势利导,“调皮孩子”也一定会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的。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一、承认孩子应该会犯错误的。好动、好奇、调皮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符合人生成长规律的。对于教师,要承认这一点,不能用同一尺度来看待幼儿,不能冷谈甚至漠视这些调皮的行为,更不能因为孩子犯了错误就认为这个孩子就不是好孩子,那样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二、用心引导,用爱呵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良知和责任,她能承受重托。教师的爱是流淌幼儿心中的甘泉,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爱就意味着奉献。”《爱的教育》告诉你,陶行知先生是一个具有彻底奉献精神的典范,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对于犯错的小孩,教师应懂得用心教导,正确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教育其如何做一个真人。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而言,教师更应悉心呵护小孩的心灵,积极引导他们懂得假、丑、恶,提升他们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犯错误的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在此教育阶段不能正确引导。
我想,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是比较频繁的,如果我们能够冷静对待这件事,少一些严厉的批评,多一些正确的引导,多用些心呵护孩子、多用些爱呵护孩子。为他们的成长点亮一盏心灵的明灯。
俗话说:“有付出就有回报”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你对孩子付出了自己的爱,你也将收到孩子给你的爱。。
幼教中吓唬语不能有
昨天,我正在给班里孩子上课,一位头发花白、背有些驼的老爷爷来教室门口倒垃圾,坐在教室门口的两个幼儿突然大声说:“老师,老傻子来了!”还一脸的惊恐,瞪着眼睛望着我,满眼的渴望被保护,我被孩子的举动搞的哈哈大笑起来,感觉孩子太可爱了。可是过后细想一下,却被这种想象所带来的后果吓了一跳。
新学期我们小(三)班迎来了43名可爱活泼的新生幼儿,因为大多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离开过家长,依赖性较强,刚来幼儿园幼儿的哭闹现象比较严重、喜欢随意走动、打人咬人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老师有时在说教收效甚微的情况下,会无意吓唬孩子。“再不坐好,让老傻子来把你背走!”“还哭,我就把你送给大灰狼!”“不听老师的话,把你送到小(二)班,小(二)班的老师可厉害了。”“上课再说话,老师就把电话,晚上不让爸爸妈妈把你接回家了!”…。.这种时有发生的吓唬孩子的方法,有时也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也会立即老老实实的`,不再哭闹了,可是这些话语却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其坏处至少有:
一、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幼儿园本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乐园,老师应像妈妈一样和蔼可亲,经常吓唬孩子,让他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这对我们老师以后的工作会带来许多不利。
二、损害老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老师“吓唬”孩子的话,大多是在气头上顺口说出来的,兑现不了。久而久之,孩子把老师的话便看成了是“骗人”的谎话,再也不相信了,对老师的尊重感会大打折扣,也会养成孩子爱说谎话的不良习惯。
三、会增加幼儿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的家长有时会反映孩子夜里会做噩梦,然后大哭起来,睡不稳,早上精神状态很差,其实这都是那些吓唬的话语造成的。
四、恐吓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老师若常用鬼、神、狼等恐吓孩子,可能会使他建立一条条件反射,对同类事物产生惧怕感,容易使幼儿形成胆小、软弱,遇事缩手缩脚、优柔寡断的不良性格,不利于培养他们勇敢坚强的个性。
五、老师顺口说出的“妖怪吃你”之类的话,不讲科学,不合情理,会给孩子在心里和逻辑思维上形成错误的认识,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
因此,用“吓唬”的方法教育孩子弊多益少,不如用循循善诱、说明道理的方法,更有益于孩子认识错误,改正缺点,更有益于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
爱在平凡中——我与彩虹糖的故事
“彩虹糖”,一个代表着幸福的名字,五彩缤纷之下包裹着甜甜的味道,是孩子们的最爱。从2008年开始,我接手了这个班级,30个孩子与我一路走来,慢慢地变成33,35……汇聚着越来越多的快乐,最后40颗快乐的彩虹糖聚成了我们完整的大三班家庭。三年之中,我们的生活正如“彩虹糖”般的丰富,有酸酸的,也有甜甜的,但不管口中留下的时酸或是甜,都装进了心中的糖果盒里,每每回味,总是那么得幸福和快乐,犹如再次品尝着彩虹糖一般!下面我就是来说说我与彩虹糖的故事。
酸涩的青橘味——承诺,在雨中完成
2008年的暑假,刚拿到彩虹糖的幼儿名单时,我们班两位教师便开始了家访,事先我们与家长进行了电话联系。
早上8点我们在校门口集中,天公作美,没有太阳,也不下雨,很快我们就到了第一站——景乐花苑,摁响了门铃,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难得的双休日,因为要家访,就剥夺了家长睡懒觉的时间,真有点过意不去。在和家长简短的交谈后,我们了解了孩子的一些生活情况,由于孩子是8月份生的,还有几天才满3周岁,在班中年龄较小,我们便会给他更多地关注。
当我们转身离开时,天公不作美了,下起了倾盆大雨, 这下可惨了,和其他的家长已经约好了,不去不行,还有曹老师有先见之明,带着雨披和伞,于是推了我的“小毛驴”,穿上雨披,后面坐上曹老师正准备冒雨前进,刚访问过的家长带着雨伞下来了,“雨这么大,你们接下来要去哪里,我送你们一程吧!”我们连声说不用,可是他已经叫他的朋友开着车过来了,盛情难怯,我们上了车,我的“小毛驴”就停在了他们楼下,很快就来到了第二站——清波公寓。
由于在清波公寓里我们要访问四家,在小区中奔走,两人撑着一把小伞,雨水打在我们的脸上、身上、头发上,一时间觉得有点辛苦。大雨仿佛使家长变得格外热情,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下着雨,你们来家访,辛苦了!”听着这句话,虽然我觉得有点辛苦,但很欣慰。有个家长还告诉我们,他家的孩子很早就起床了,等着老师的到来,结果看见下雨了,她就很担心地问妈妈:“妈妈,下雨了,老师会不会不来?”结果盼到了我们,孩子很高兴,我们没有让他们失望,当我们要离开时,有个家长还热情地问我们一把伞够不够,还要不要伞,让我们觉得很亲切,很幸福。
很快我们又到了对面的佳业花苑,此时的我们已是狼狈不坎,无情的雨水无视雨伞的存在,照样朝我们身上袭来,当我们又一次摁响门铃时,家长看见我们的第一句话是:“赶快进来用纸擦擦,你们辛苦了。”虽然很累,但家长的热情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由于是步行,我们决定打的到最后一站——星洲阳光城。刚上车,司机就问我们:“雨下这么大,你们两个跑出来干什么呀?”我们说是去家访,司机笑着说:“怎么连幼儿园也要家访啊?我儿子读的时候老师都没来过来啊,你们可真敬业。”听着司机的话,我仿佛是得到了老师表扬的孩子一般,打起精神,继续家访。
结束了最后的一站,我的背上也全部湿透,曹老师的家就在阳光城里,她直接回家,而我还要去景乐花苑接我的“小毛驴”,说句实话,很辛苦。
酸葡萄味和甜葡萄味—— 爱需要智慧
每个班有有些比较有个性的孩子,我们班也不例外,浩浩就是一个例子。
浩浩很霸道,喜欢的玩具要自己一个人玩,不给别人玩,当他得不到时就去抢,抢不到就打人,再不行就大哭大闹;上课时他要离开座位到后面去玩玩具,如果不能满足他,他就大哭大闹;每次班里有集体活动时,他挑自己喜欢的参加,不喜欢的坚决不参加。经常他听到说的话:“我下课不吃餐点了!”“我不理你们了。”“我要回家了。”对于这样的状况几乎每天都可以碰到,一开始,我们采用安抚和讲道理的方法,效果不大,而且班里其他的小朋友也开始学起他的样子来,这时,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这种情况。
首先,在浩浩发脾气时先采用冷处理的方式,让他先安静下来,如果采用批评的方式,他只会更加激动,所以他要发脾气时,我先告诉其他小朋友浩浩比我们大家都小,是小弟弟,我们大家都是哥哥姐姐,知道上课应该坐在座位上,不能向他学习。然后我继续上课,结果对于我的冷处理,他有点惊讶,“平时不是老师都立刻请我回到座位上吗,今天怎么不一样了?”在他玩了一段时候玩具后,呆呆地看着我,这时我对大家说,“浩浩也想来上课了,请坐到座位上,我们欢迎他。”结果他自己坐到了座位上,接下来的时间,他上课离开座位的次数少了,冷处理的方法果然很有效,既不会影响课堂秩序,也能让他冷静反思,效果不错。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个性了,作为老师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智慧,即维护好班级的秩序,同时又尊重幼儿的个性,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彰显教师的智慧。
我与彩虹糖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鲜活生动的彩虹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天使,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天使的陪伴,为我这三年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在即将与彩虹糖们分别的此时此刻,我留恋,留恋与他们相聚的分分秒秒;我感谢,感谢他们带给我的快乐和难忘;我欣慰,欣慰他们能够背上小书包,神奇地快进小学。在他们离开之后,我将继续细细品味心中的彩虹糖。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躲起来看书
细节描述:
早晨幼儿来园后就在区域活动的各个角落里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我则在整理教具,同时观察孩子。一抬头,突然看见铭宇他们几个人在玩具柜旁边挤成一堆:一群小人屁股朝外头向里不知道在看什么。我悄悄把头凑上去:噢,原来今天扬扬带来了一本走迷宫的书,这会儿他们正看得津津有味。只听他们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着:“不对不对,这里走不通,又快大石头挡住了。”、“哎呀呀呀,那里有个妖怪,也不能走”……
这时,天诺看见了我,捅了捅旁边小朋友的手,然后大家看见我都紧张得不响了。我说:“你们在看什么呀。”孩子们继续沉默,扬扬偷偷把书藏到了身后。我又说:“没关系,这本书很有趣啊,我又没说不可以看。”“可是,老师说不要把东西拿到幼儿园呀!”心急的诺诺叫了起来。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忙说:“这本书很有趣,就放到图书角去吧。”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欢呼着一起到图书角里看了起来。
评价分析:
这是一个很让我意外的插曲,我一直觉得自己对孩子是很亲切的,也很宽容,但是,孩子居然连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我都不肯,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他要把书藏起来呢,这些都值得我思索。我想,孩子们在没有发现我时,那种看书的投入和乐趣一定很幸福。但是,在发现我之后都紧张的不说话了。而在我的追问之下,孩子的一句“可是老师说不要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幼儿园”泄露了他们的担心。中班的孩子还是很天真,就因为老师的这句话,他们下意识觉得自己做错了,所以不敢让老师知道。而当他们发现老师知道了也没有责怪他们的时候,他们拿着书一起到图书角时欢呼雀跃的样子让我震动。
或许,在以前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因为孩子某些小玩意引起的不必要的骚动,我强调了一句不恰当的话,导致孩子失去了许多乐趣。还好,今天我知道了原由,可以有新的建议出来,让孩子们找回更多失去的乐趣。
所思所悟: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躲起来看书?是对老师的惧怕吗?我想:是因为以前孩子总把一些小玩意拿到幼儿园,带来很多管理上的不便,后来老师就强制不允许带来。于是,孩子产生了思维定势,认为不能拿家里的玩具等东西到幼儿园。这样控制的结果是,当孩子因为太想与同伴分享而管不住拿东西到幼儿园的时候,就悄悄躲起来不让老师发现。这是孩子下意识的反应,那么,作为老师的我是都时刻关注了孩子的需要,是否了解了孩子真是的想法呢,我真的对孩子宽容了吗?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对待,当我面对越来越多的小物件而烦躁,下命令——“不许把家里的东西带到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扼断了孩子分享的一个途径。我想,以后我可以更多观察孩子、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捕捉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将自己好玩的东西拿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可以创设专门的时段或者专门的区域让孩子们交流和活动。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七1 培养幼儿大胆讲话
研究材料证明,让每个幼儿都大胆讲话是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的第一步,也是言语功能萌发的必经之路。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在别人面前羞于启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人际、环境和心态因素所制约。
要培养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家长必须以亲切的对话语词、和蔼的态度耐心接待他们,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参加他们的游戏,使幼儿从感情上得到满足,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可亲、可信,陌生感、胆怯情绪逐渐消除,开始感到集体生活有乐趣,产生多说话的意愿。
例如小朋友小金来园1个多月,竟没有和小朋友、老师交谈过一句。于是笔者从他最能接受的起点开始,坚持每天对他讲话,如说“小金早上好”“小金小朋友最爱和老师讲话了”等。开始时他几乎对这些话没有反映,一次一次的,他渐渐地在听,偶尔也能够作出反应,尽管他说话的声调很低,口齿不太清楚,但这也是可喜的一步。笔者及时鼓励和表扬他。日复一日,他的口头表达能力逐渐提高。现在小金小朋友已能主动和老师、小朋友交谈了。
由此可见,促进幼儿交往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激发幼儿的情感、活跃幼儿的思维、创设平等融洽的气氛入手,使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就说。
2 利用日常生活丰富幼儿的词汇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幼儿对于周围生活充满新鲜感,并时时伴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因此,结合每天的生活让他们说说看到的和听到的新鲜事,或教师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今天外面下雨了,是谁送你来幼儿园的”“昨天晚上你都做了哪些事情”“你漂亮的衣服是谁给你买的”。
每逢参观、散步、游览或气候异常时,笔者都要抓住一切机会和现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边看边说。每当他们看见幼儿园里美丽的花朵时都很兴奋。笔者又问:“花坛里有几种颜色的花呀?”有的说:“花坛里有四种颜色的花。”有的说:“有五种颜色的花。”笔者说:“你们看得很仔细,说得很对,花坛里有白色的、粉色的、绿色的、红色的等很多种颜色的化,我可以用一句话说出来,那就是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他们也跟着重复这句话。
笔者还经常利用幼儿来园游戏、上课后的休息时间随手拿笔画一些简单的图案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说一句话。例如,笔者画一棵树,幼儿回答时能从“树”“一棵树”逐渐过渡到“草地上有一棵长满了绿色叶子的树”;或者是再添画上太阳、小鸟、小房子,让幼儿编成一小段简单、通顺的话。久而久之,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3 各种教学活动与口语表达
幼儿很喜欢看并讲具有鲜明图案的书,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吸引了他们。图书中的语言通俗精炼、生动优美,接近口语,加上老师有表情的讲述,给幼儿提供了学习规范语言的榜样。
儿歌、顺口溜具有优美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容易接受,是训练幼儿语音的好教材。笔者经常在游戏、娱乐、语言课上教幼儿顺口溜、儿歌,讲故事,朗诵诗歌,以正确的发音去影响幼儿,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以及语法等结构。
在手工制作中,幼儿通过剪剪、贴贴、做做、玩玩,并在老师的适时正确引导下从中接触和学得最多的就是动词拉、提、折、剪、贴、翻、撕、压、叠,因为这些词均在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能直接感受和理解词义。
笔者还培养他们自画自编和自述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教师节到了,让小朋友画“老师和我在一起”;秋天到了,让他们画“秋天的景色”。然后安排时间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画讲给小朋友听,要求能连贯、通顺地把自己的画意表达明白。由于画的内容是孩子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所思所想,因而讲述时语言也就生动、富有童趣。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到的本领记忆最深刻,口头表达能力会加速发展。例如玩体育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连着玩两三次后孩子们有些累了,笔者就带着小猫去捉老鼠,一边捉,一边教幼儿说:“我捉了一只老鼠。”“我又捉了一只老鼠。”“我捉了许多只老鼠。”“这些老鼠真可恨,偷粮食,咬衣服,我要把它吃掉。”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情节,达到动静配合,而且训练了幼儿的口语能力。
总之,重视发展幼儿口语的工作,注意通过教学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散步、观察、文艺作品等多种渠道,挖掘他们的口语技能潜力,幼儿的口语表达是能够较为迅速地得到发展的。

acad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