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取代翻译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不乐观新时代的外语教学何去何从

人工智能可取代翻译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不乐观新时代的外语教学何去何从

新时代的外语教育教学何去何从?日前举行的“上海高校外语界2021迎春座谈暨外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来自上海各高校外语院系的专家、学者围绕“外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展开思想交锋。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时代教育出版研究中心理事长庄智象提出,外语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如何更有力地支持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是当下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投入大,产出小。虽然初、高中的英语课时所占比重很大,但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并不乐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黄源深直言,目前的中小学外语教学仍然存在不注重篇章学习,只关注做题的倾向,“从积极的角度看,我们需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道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被迫学习到自觉学习,加强阅读训练,提升阅读量。”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讲师朱绩崧坦陈,目前外语专业面临生源质量下降、教师评价标准单一的困境。如何让外语专业再度和一流学生走在一起?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设想,“比如在复旦大学创设一个实验班,由外语专业主办,文科其他专业协办,恢复并加强对哲学、政治、经济等学科的学习。同时,这个实验班的学生古汉语也要学得扎实。外语人才要胸怀全球、面向未来,一定要扎根在热爱祖国文化这个原点上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外语教育研究是应

用语言学的组成部分,最终的目标是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切实提高我国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实现有效教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慧中认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重在应用,要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共产品,要重视对教材开发与评价的研究,“对国外的外语教材,不可拿来就用。自编的外语类教材在选择语言素材时并非只能从英语作为母语的环境中选材,也可选用我国媒体用英语撰写的对外介绍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实践的文字和音视频材料。这些材料不但语言规范,题材也适合我国国情,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在国际上加强我国的话语体系建设。”杨慧中还提出,随着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应当重视高级学术英语的研究,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从事学术交流的能力,包括能用英语参加学术讨论,能用准确的文体撰写学术论文等。
“进入新时代,我国外语语言文学学科面临一系列新形势和新要求,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戴炜栋同样强调了外语教材的重要性,“首先要适当增加中国元素,融入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客观分析不同国家文化的能力,彰显中国的优秀文化。其次,在新文科背景下,顺应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外语教材除了具有语言特色外,还要融合政治、历史、科学、经济等不同学科知识,在充实专业的基础上,构建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知识。”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提出,新时代的外语教育要注重学科的更新融合。“外语学科怎样做好学科交叉、学科融合?有三点值得思考:一是在新技术革命之下,外语学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理科实现交叉融合;二是历史新节点和外语学科的新使命,如何传播好中国的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三是如何培养适应全球新格局的高素质国际专业人才,实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彭青龙认为,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培养人文属性和工具理性兼具的新文科人才,外语人才的中文素

养和科技素养同样重要。”
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魏育青提出了“t”字型人才的概念,即横向上视野较广

,纵向上在某一领域造诣较深,兼顾广博度和精专度的人才。在他看来,“t”字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增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职业生涯中的灵活度,也有利于科研和学科发展的互补融合。“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对外语专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既宽又深的知识技能,更要具备追求变化、突破变革的意识,除了实体层面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更要培养内在的能力和素质。”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施晨露

acad2018